用空白信封裝起來,趙瀚遞給鄭森說:“交給廬陵縣衙宣教科文吏柳隱。”

鄭森立即去跑腿兒,他出示腰牌來到縣衙,問道:“誰是柳隱?”

“裡面。”一個小吏順手指去。

女的?

鄭森隨軍出征時,柳如是剛做實習生,自然不曉得廬陵縣有個奇女子。

“可是柳隱?”鄭森過去問道。

柳如是起身說:“正是。”

鄭森交出信件,低聲道:“總鎮信函。”

“多謝。”柳如是頗為欣喜。

拆開一讀,先是愕然,隨即微笑。

趙瀚把原詩的名字給改了,整首詩的格調立即大變。

《轉贈諸君》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原詩的含義為:我沒考上,心情不好。漂泊江湖,四處碰壁,真他媽慘。加油,加油!千萬不要氣餒,肯定能遇到懂我的人。

加上趙瀚的身份,又讓柳如是轉贈給那些士子,詩義頓時就變成:你們苦讀詩書卻無用,滿腹才華難以施展,那都是遇到昏君奸臣。只要好好做事,我這裡肯定能讓你們發光發熱。

柳如是細細體會揣摩,已然明白趙瀚的意思。

她拿回出租屋裡,將此詩遞給林雪:“天素姐姐,這首詩是總鎮所作,專門寫給士子看的。你下次參加文會,可以幫忙傳出去。”

林雪讀罷,不禁嘆息:“此詩若傳到北方,怕有無數士子,拋家舍業也要南奔。”

“確實。”柳如是點頭說。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此句道盡讀書人的辛酸,但凡科舉屢次落榜,或者鬱郁不得志計程車子,都能被這首詩給看得痛哭流涕。

他們會把趙瀚視為知己,會認為趙瀚是可以投靠的明主!

還有一個月就過年,許多士子都回鄉了。要麼老老實實做吏員,要麼學習數學等著今後科舉。

錢謙益、謝三賓兩人卻留下,拉著其餘士子,隔三差五開文會。

“柳君又未至嗎?”謝三賓忍不住問。

林雪笑著說:“她是官府中人,整日案牘勞形,實在沒時間參加文會。”

宜興舉人周世臣嘆息:“趙總鎮自是英雄,卻有三樣不好。其一,分大戶之田,其政如寇也;其二,以士人為吏,寒盡讀書人之心;其三,用女子做官,敗壞禮教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