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王號,國號】(第2/3頁)
章節報錯
取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大元、大明、大清,全是兩字國號。
宋是宋,單字。
大明是大明,雙字。
明朝只是簡稱,全稱應該叫大明朝,官方書寫為大明國。
王夫之突然來一句:“今後建國,國號可為‘大和’。”
趙瀚終於繃不住了,“大和”這個國號,讓他的表情極為精彩。
王夫之解釋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此大元之來歷。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此大明之來歷。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尋此兩朝舊例,新朝可為‘大和’。”
這三句話,都來自《易經·彖傳》。
如果國號大和,便能與大元、大明一脈相承。
只不過聽在趙瀚耳中,怎麼都覺得彆扭,讓他想起東邊的那個島國。
見趙瀚似乎不喜大和,王夫之又說:“不如就叫大同,有天下大同之意,也有保合大和之意。”
“不可,”鄭二陽立即反駁,“若國號大同,便與山西大同撞名了,國名怎能與地名相同?就算撞名,也該撞燕、趙、贛、吉這樣的單字地名。”
眾人爭執不出個所以然,趙瀚也不著急,只笑著說:“今後再慢慢想,並不急於一時。”
屏退眾人。
趙瀚單獨留下鄭森:“明儼,交給你一個任務。”
“總鎮請吩咐。”鄭森抱拳道。
趙瀚笑著說:“去福建,找你父親借一批船。這些船可直接駛來鎮江購買貨物,不收取任何關稅,但必須運往朝鮮販賣。順便,幫我運些兵去朝鮮的濟州島。”
鄭森有些迷糊:“濟州島在哪?”
趙瀚拿出海圖,指著濟州島說:“此島原叫耽羅,現在被朝鮮改名為濟州。”
“總鎮想拿下此島?”鄭森還是搞不明白,為何趙瀚要去打下一塊飛地。
“此島可養戰馬。”趙瀚解釋說。
鄭森終於懂了,興奮道:“總鎮放心,保證拿下此島。”
趙瀚笑著說:“船隊先去朝鮮貿易,順便打聽濟州島的情況,回程時再酌情考慮是否進攻。若是濟州兵力強大,那就直接把兵運回來,我這次只能派1000士卒過去。”
“遵命!”鄭森拱手。
江南、浙江已經走上正軌,趙瀚也該返回江西了。
大地主根本蹦躂不起來。
把田一分,降低賦稅,取消加派,萬民歸附,士紳大族連鄉勇都無法招募。
既然無法抵抗,那就只能配合,因為配合分田對他們有利。
大地主可以利用財力、人脈優勢,收購農民種出的棉花。部分地主同時還是工商業主,使用棉花多多紡布,今後專門從事工商業為生。
棉花,棉布,都需要社會安定。
在大明朝廷的重賦加派之下,又接連遭逢旱災,江南許多棉田都被拋荒了,大地主、大商賈們早已損失慘重。
而且,優質棉花多產自山東。去年韃子肆虐山東,接著又是旱災和兵災,山東今年棉花產量銳減,又讓江南紡織工廠主們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