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復社】(第2/3頁)
章節報錯
張溥雖然沒有做官,但影響力非常恐怖。
遠在北京,他可以控制會試閱卷,讓試卷評判標準偏向於實學,偏向於復社中人。溫體仁做首輔時,為了抵消張溥影響,只能使用作弊手段評判試卷。
近在江南,溫體仁的弟弟想加入復社,遭到無情拒絕,於是編寫詆譭復社。張溥一聲令下,竟動用官府力量,把這本給查禁了。
《大同》系列叢書,在淮揚之地風行,在蘇松常湖卻遭查禁。
“就這一件事?”張溥問道。
徐穎反問:“先生可看過《大同集》?”
張溥冷笑:“反賊僭書,觀之何益。”
“那就是沒看過,”徐穎說道,“晚生卻看過先生之書,先生持儒家正統,主張積極用世,摒棄空談,主張實學。然否?”
張溥說道:“然也。”
徐穎又說:“先生主張致君澤民,以民為本。主張任賢去邪,興利除弊。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再說:“先生主張尊重個人,提倡男女平等。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繼續說:“先生主張尊經重史、復興古道,同時又當與時俱進。先生主張分類治學,強本務根,主張壓制佛道二教。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笑著說:“先生主張文以載道,居當今之世,為當今之言。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哈哈哈哈!”
徐穎突然大笑:“這些東西,也是江西那位趙天王提倡的。”
張溥皺眉道:“一個反賊,懂些什麼?”
徐穎問道:“你可知,江西趙先生,是個怎樣出身?”
“一說秀才,一說家奴。”張溥說道。
徐穎解釋道:“趙先生原為河北儒戶子弟,天災饑荒,家破人亡。流落乞討之際,為一江西舉人收為僕僮。年方十四,便提出格位之論,在含珠書院駁倒眾人。江西督學蔡公,驚其才學,欲收為弟子,被趙先生所拒。這樣的人,是尋常反賊嗎?”
張溥認識蔡懋德,也瞭解蔡懋德的學識。
蔡懋德作為江西提學使,居然主動收徒,而且對方還是個十四歲的家奴。此事如果是真的,那江西趙賊,絕對稱得上神童。
“聽說江西強分地主之田,可是真的?”張溥問道。
徐穎詳細講解道:“江西田政,以水田為基準,每人可分四畝田。若名下全是貧瘠山地,每人可分二十畝地。這是基礎分田,如果立下大功,還可獲得田畝,以水田為基準,每人最多可有一百畝地。”
張溥求證道:“也就是說,如果分到我張家。我名下只能保留四畝水田,若是擁有一百畝水田,還要立功才能獲得?”
“然也,”徐穎笑著說,“只計十二歲以上丁口,無論男女,超過十人,必須分家。”
張溥憤怒道:“強行分家,拆散骨肉,此枉顧人倫也!”
徐穎反問道:“真的罔顧人倫嗎?恐怕分田到張家,許多張家庶出子,還要拍手稱快呢。因為這些庶出子,不但可以每人分得四畝田,還能分得張家財產。先生也是庶出,若非天縱奇才,恐怕此時的日子不好過吧。”
張溥默然。
他是婢女生的,從小受盡白眼,還被家奴取外號“塌蒲屨兒”(賤人所生,沒有出息)。
家奴都欺負他!
也是因為這種境遇,張溥發奮讀書,最後考中了進士,成為張家的千里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