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們聯名上疏,等待朝廷命令的同時,還是把緬北土司、緬人領主、孟族首領全叫來一起。

黃么對這些人說:“東籲國已滅,這緬甸之地,當另建新朝。天朝皇帝有令,在南邊建一國,由孟人擔任國王。又在北邊建一國,由傣人來做國王。車裡土司刀木禱,歷來忠順有加,此次出兵亦有功,可做傣人國王。”

刀木禱愣了愣,隨即大喜。

他其實連土司都不是,車裡土司是他侄子。而且車裡到處是山,哪比得上肥沃的中緬甸平原?

“皇帝陛下萬歲!”

刀木禱激動得噗通跪地,朝著北邊磕頭:“承蒙陛下賞識器重,我若做了國王,世世代代忠於天朝,永生永世為天朝藩籬!”

這番話屬於肺腑之言,至少此時此刻,刀木禱對趙皇帝感激涕零。

黃么又說:“孟連土司、孟拱土司,為傣國之左右丞相。你們可帶著士兵和族人,遷居此處挑選封地,具體如何可與刀木禱商量。”

這兩位土司有些懵逼,但中緬甸平原肥沃富庶,他們倒也並不怎麼牴觸。

黃么繼續說:“其餘土司,可選擇遷居傣國,也可留在原籍做鎮長。”

就在那些小土司猶豫時,“傣國國王”刀木禱主動發出邀請:“你們都來吧,只要來了,個個有封地,個個做大官!”

刀木禱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跑來做傣國國王,人生地不熟的,兵力也有些不夠,根本壓不住本地人。而那些緬北土司,也屬於外來者,完全可以抱團取暖,結成利益共同體,聯手打壓本地勢力。

小土司們有些心動,他們原有的地盤,最多有半個縣那麼大,有的甚至只統治幾個村子。若是搬遷過來,瞬間地盤就大了,而且土地還更肥沃。

“我……我願去傣國。”來自木邦的孟隆土司率先表態。

這貨原有的地盤不小,但境內全是山區,治下百姓只有一兩萬人。

“我也願去。”

“算我一個。”

八成以上的小土司,都願意搬遷。

他們已經看明白了,中國明擺著要吞併地盤,留下來做鎮長有啥意思?還不如南下獲取封地呢。

黃么說道:“你們自去商量怎麼劃分地盤,記住一點,只准帶五服內的族人和私兵南遷,原有地盤上的百姓不準帶走!私兵,就是你們長期養起來計程車兵,不準把普通百姓也當成私兵。還有,你們的奴隸也要留下!如果地盤不夠分,可以去更南邊的孟國。”

這些北方土司,隨即被扔出會場,商量著怎麼瓜分地盤。

黃么又問那些孟人:“你們還沒選出國王?”

孟族首領,面面相覷。

他們早就已經選好了,不過數量有點多,足足有三位國王。

一個國王,來自跟隨丁家盛北上的孟人。一個國王,來自勃固城。一個國王,來自馬都八。

黃么無奈道:“你們再回去商量吧。”

一群孟人首領,接下來天天開會,開著開著就拳腳相向。

足足折騰大半個月,居然採用君主立憲制。

孟人精於商業,一百多年前,就已經跟歐洲殖民者接觸,對荷蘭等國的政體也有所瞭解。

來自勃固的國王候選人,可以證明自己的王族後代。因此,他的正統性最高,頗有爭議又毫無懸念的做了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