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撤軍的時候,阿桂給乾隆上奏摺,附帶了一份清單——

八旗軍索倫隊共3008人:陣亡12人,溺水2人,5名官兵因傷而死。在中國境內,病死官兵50人;在緬甸境內,病死官兵1820。

八旗軍鄂倫春隊共300人:因傷而死2人。在中國境內,病死官兵71人;在緬甸境內,病死官兵80人。

這就是清軍跟緬軍最終決戰時,八旗精銳的傷亡情況。

戰死、淹死、因傷而死的,一共才21人而已。剩下全特麼是病死的,而且很多在中國境內就病死了,誰讓清軍專門選在雨季行軍?

也不知乾隆看到奏章是什麼心情,他的批覆只有五個字:知道了,欽此。

“你們說話啊!”莽真大怒。

無人敢說話。

莽真其實也想逃,但他不能逃。

全國主力,都在蒲甘打圍殲戰。他要是棄城而走,北路大同軍就能順江而下,一路殺到緬甸首都去,這個責任誰擔待得起?

第四日下午,披荊斬棘而來的大同軍,已經到了老官屯的外圍。

大同軍一邊紮營,一邊在岸上架設火炮,轟擊江面上的緬甸船隻。

第五日,正式攻城。

老官屯的城牆,或者說寨牆,是木柵欄夾土結構,連像樣的土城牆都沒有。

炮彈轟擊之下,半個小時左右,當面的寨牆全部垮塌。

這種恐怖的情形,莽真嚇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轟轟轟轟!”

炮擊還沒結束,火炮調高仰角,朝著寨子裡面轟擊。

在炮轟的同時,步兵和騎兵已經出動,向著老官屯城寨徐徐前進。

“快跑!”

莽真終於回過神來,也不管什麼緬王的處罰了,帶著親兵就衝向江邊,飛快爬上停在那裡的船隻。

緬軍的雜牌部隊,還想爭搶著上船。

緬軍精銳露出獠牙,他們集結在岸邊,朝著雜牌部隊開槍射箭。並將那些雜牌部隊,驅趕去抵擋大同軍,好為精銳上船爭取時間。

雜牌部隊也不傻,逃離岸邊之後,遇到大同軍立即跪地投降。

大同騎兵沿途砍殺敵人,只要敢擋道的,就算投降也殺,迅速追至緬軍登船處。

此時此刻,莽真已經坐船逃出幾十米,還有部分緬軍精銳正在登船。眼見大同軍追來,所有緬甸船隻,趕緊撐船離開岸邊。

許多緬軍精銳,正在往船上爬呢,如同下餃子般落入水中。

另有數百精銳還在岸上,見大同騎兵追來,嚇得沿著江岸往下游跑,再跑一兩裡地就能逃進山裡。

兩條腿,明顯跑不過四條腿。

大同騎兵衝殺過去,緬軍精銳如同割麥子般倒下。

輕輕鬆鬆奪取城寨,黃么卻有些不高興。由於此地河道複雜,中國船隊沒敢過來,只能任由緬軍主力坐船開溜。

接下來的行軍也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