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應考士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又是倉頡館總結的甲骨文辨別方法,然後再配上特定的甲骨文舉例,並配上相應的鐘鼎文、
大小篆、隸書和楷書。從古至今,一個文字的發展脈絡,便清晰的擺在讀者面前。
“哈哈,你們看這‘象’字,甲骨文還真是一頭大象,連象鼻、象尾都畫得清楚。“
“你見過大象?“
“怎沒見過?我老家就有,我是雲南人!“
”大象真有那麼長的鼻子?”
“鼻子長得很,你要是親眼見過大象,就知道跟這甲骨文一模一樣。這倉頡館一研究,什麼都清楚了。如今的‘象’字,最上邊的兩筆,是大象的鼻子衍化的。中間橫著的‘日’字,其實是大象的腦袋。下面那張長彎鉤,是大象的身體和最後一條腿。左邊的三撇,是大象的前三條腿。右邊的筆劃,
是大象的尾巴。“
“還真是啊,清楚得很,‘象’字原來是這麼來的。”
“快讓讓,我來看一下,別擋著我啊!”
"…
書店掌櫃見人越積越多,忍不住說:“你們買不買啊?耽誤我做生意了。“
“買,多少錢?”一個不差錢計程車子問。
書店掌櫃道:“三十塊!“
一本書三十兩銀子,絕對算得上昂貴,尋常書籍只賣幾百文,甚至連幾十文的都有。
但這本《甲骨考辯》屬於厚厚的大部頭,且所有圖片都要雕版印刷,圖文並茂的頁面還得用套印法。
另外,發行量也比較小,算算成本,三十兩銀子的售價並不坑人。
有士子買走一本之後,立即拿去店外翻看,他的朋友也跟著出去,書店裡頓時敞亮了許多。
“我也買一本。”又有士子掏錢。
書店只進貨三本,一下子就賣出兩本,掌櫃高興得捋鬍子直樂呵。
可惜最後一本,卻沒人再掏錢,畢竟三十兩屬於鉅款,能買到兩千多斤白米。
李及秀、張兆庸二人,這時才有機會擠過去,跟其他窮士子一起圍觀圖書內容。
一蹲就是大半天,他們肚子都餓了,戀戀不捨的出門吃飯去。
在路邊攤吸溜著麵條,李及秀連連感嘆:“以前只知苦學《說文解字》,今日總算豁然開朗。須知甲骨,方可探究文字,翰林院做得大好事啊!”
張兆庸遺憾道:“可惜囊中羞澀,否則買一本回家,必可作為傳家之寶,即便落榜也不虛此行。“
張兆庸家裡只是做些小生意,肯定比李及秀富裕,但他無法隨手掏出三十兩。
李及秀說:“要不,買些紙去書店裡抄?“
“店家怕是不讓吧,”張兆庸說道,“人多手雜,還有墨水,稍不注意就把書弄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