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琉球】(第2/3頁)
章節報錯
內閣的批覆是:琉球國主,首鼠兩端,請陛下定奪。
趙瀚把閣臣們招來,問道:“琉球國主,如何首鼠兩端了?“
李邦華回答說:“據福建、浙江官員奏報,閩浙兩省商賈,經常前往琉球做生意。但很多時候,他們的貨物不能自由買賣,被日本的薩摩藩指手畫腳。這琉球國,在對中國稱臣的同時,竟還在向日本稱臣。一女不嫁二夫,一國哪能許二主?”
“向日本稱臣,對琉球有何好處?”趙瀚問道。
李邦華說:“對琉球國無好處,對琉球的某些大臣來說卻有好處。”
“且細講。”趙瀚說道。
李邦華說:“萬曆年間,琉球君臣大都親近中國,被日本的薩摩藩帶兵入侵。
戰敗之後,親近中國的琉球大臣,要麼被殺,要麼罷官。而親近日本的琉球官員,不但趁機上位,還控制了國王。為首者便是毛氏,剛剛死去的琉球國王,
還有現在這位琉球世子,都是毛氏女嫁給前代國主所生。”
趙瀚問道:“這次到南京請封的琉球正使也姓毛?”
李邦華說:“正是那琉球世子的舅舅。”
好嘛,琉球國的朝政,被一群帶路黨給控制了。他們出賣琉球的利益,換取日本的支援,從而鞏固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
趙瀚讚許道:“李卿費心了,竟然熟知琉球事務。“
李邦華說:“閩粵海商,對日本控制琉球多有不滿,請兩省官員上報朝廷予以懲戒。我朝初立,各方未定,琉球小國只能暫時擱置。但臣讓閩粵商賈,多多上報琉球實情,以便今後能準確處理。”
趙瀚問道:“琉球國內,是否還有親近中國的勢力?”
李邦華說:“親近中國的不多,厭惡日本的卻不少。只因琉球與中國的貿易,
日本要在其中抽稅,一些貨物的買賣,也被日本所控制。甚至,日本這幾年糧食不夠,還逼迫琉球國進獻糧食。另外,琉球國內,漢人後裔頗多。“
“漢人後裔頗多?”趙瀚終於露出微笑。
李邦華說道:“萬曆年間,日本還未入侵朝鮮,萬曆君臣就收到日本即將出兵的奏報。奏報之人,便是琉球國三司官鄭退。此人忠烈,因不願投降日本,被活活油煎而死。“
趙瀚嘆息道:“確實忠烈。”
鄭祖籍福建,父親在琉球當通事(外交翻譯官)。他出生於琉球,十六歲到大明國子監讀書,一路做到琉球國三司官(正二品)。他反對琉球向日本稱臣,毆打日本前來索要糧草的使者,又暗中傳遞日本即將出兵中國的訊息。
日本出兵入侵琉球,鄭率兵反抗被俘,因拒絕投降而被下油鍋。
李邦華說道:“鄭父子皆被日本所殺,但其胞弟鄭遇,卻挾子逃回福建。鄭遇的曾孫鄭申,似在福建為吏,多次上疏朝廷,請求為其祖輩伸冤報仇。“
趙瀚問道:“朕欲出兵琉球,你們怎麼看?”
宋應星說道:“陛下,如今各方初定,還是謹慎用兵最好。可先申斥琉球君臣,令其一心順服中國,不可一身而侍二主。“
龐春來說:“要麼打仗,要麼不管,申斥是沒用的。就李閣老剛才所言,琉球勳戚毛氏,是憑日本支援而稟國政。一旦背離日本,他們就權勢不穩,又怎會輕言放棄?“
趙瀚說道:“得給海軍找點事做,琉球正好用來練手。奉命南調的哪個師,如今還未登船吧?也別去瓊州駐紮了,先到福建休整一番。在此期間,收集琉球更多資訊,讓閩浙商人幫忙串聯琉球國內的仇日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