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穩重老將,那你去吧。”傅勒赫感慨道。

賽赫只帶二十多個親兵,翌日便出城鑽進山溝,然後兩人一組到處探查。

“團長,抓到兩個韃子兵!”

楊鎮清正貓在山裡,琢磨著接下來該如何襲擾。聽說抓到兩個敵軍,頓時笑道:“這些韃子傻了嗎?居然出城這麼遠,還只有兩個人就敢來。”

“願降,願降!”

兩個韃子兵被帶來,立即說出蹩腳的漢話。

楊鎮清已經學會了滿語,問道:“你們是滿清哨探?”

韃子兵回答:“我們是來聯絡將軍的,我們的主子願意投降歸順。”

“你們的主子是誰?”楊鎮清問道。

韃子兵說道:“一等昂幫章京阿山之子、固倫長公主駙馬之兄……賽赫將軍。”

楊鎮清以為自己聽錯了,猛地站起:“你說什麼?”

昂幫章京,就是總兵的意思。

一等昂幫章京,即管很大一塊地盤的總兵。

而賽赫又是阿山的長子,今後可以繼承總兵之位。

實權總兵的長子,滿清駙馬的哥哥,竟然主動聯絡大同軍?

“你家主子在哪兒?”楊鎮清問道。

韃子兵說:“就在山裡。”

兩個小時之後,楊鎮清見到了賽赫。

賽赫主動跪下:“偽清罪將賽赫,拜見大同天朝將軍!”

楊鎮清皺眉道:“你為何要降?”

賽赫居然說:“將軍容稟,我與父親,曾經兩次歸順大明。第一次歸順大明,非但不受重用,反而遭受歧視,只能又回偽清,繼續跟著韃酋努爾哈赤打仗。第二次歸順大明,父親派兩個心腹,去黃泥窪聯絡明軍,卻被明軍給殺了,想要歸順都找不到門路。”

“還有這種事情?”楊鎮清覺得自己長見識了。

其實,不但賽赫父子數次投靠大明,他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弟,也曾連續兩次歸順大明。

並非仰慕天朝,純粹是在滿清幹得不開心。

努爾哈赤起兵之後,阿山幾兄弟想要建功立業,便帶著七個村子投靠努爾哈赤。

第一次叛逃,是不受滿清重用。

第二次叛逃,是捲入權力鬥爭,而且是稀裡糊塗捲進去。

當時黃臺吉剛剛上位,後金內部風雨飄搖,大量武將和部族叛逃大明。

只要大明好生接待這些降人,後金必然損失慘重。可是,大明的文官和武將,都沒把這事兒認真對待。許多後金將領,甚至是後金貴族,想要投降卻無門路,只能灰溜溜的又回去。

黃臺吉則非常大度,僅殺了幾個最惡劣的,其餘叛逃者全部善待,甚至還對實力強大者委以重任。

兩度叛逃的阿山,就受到了黃臺吉重用。一路做到總兵不說,黃臺吉還把女兒,許配給阿山的次子,直接跟阿山結為親家。

賽赫說道:“我與父親,不是豪格那一派的,但也不是多爾袞的親信。我的堂弟阿爾津,才是多爾袞的心腹。但是,我和父親,都跟阿爾津有仇。我的叔叔阿達海,就是被阿爾津告發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