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黃么直接提兵殺來,半天時間拿下摩尼千戶所。

杜言嚇得屁滾尿流,不敢再堅守赤水,帶著軍隊火速溜去畢節。半路上,阿落密千戶所的千戶,不願離開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拉著千餘士卒要跟杜言散夥。

一番小摩擦之後,雙方分道揚鑣,阿落密千戶無條件投降大同軍。

杜言自己一路撤到畢節,留兵800駐守層臺關。

阿落密千戶充當帶路黨,領著黃么迅速殺到層臺,800守關士卒麻溜選擇投降。眼見黃么大軍將近,杜言又帶兵跑路,西出七星關直奔烏撒府(威寧彝回苗自治區),投靠那裡的彝族土司去了——此處屬於還沒被大同軍佔領的四川邊界。

輕鬆拿下赤水、畢節兩地,黃么才揮師東向,去攻打水西安氏的老巢。

然後,舉步維艱!

“將軍,林中又有土賊射箭,探路的搜山隊一死五傷。”

“抓到賊寇沒有?”

“土賊跑得快,只抓到一個。”

“帶過來!”

一個彝族漢子,被押到黃么面前,嘰裡咕嚕的破口大罵。

黃么皺眉問嚮導:“他說什麼?”

彝族嚮導吞吞吐吐道:“他說……他說……”

“快說!”黃么呵斥。

彝族嚮導自動過濾髒話,說道:“他說天神、地神、水神、山神、石神、火神,這六神會降下懲罰。他……在詛咒將軍。”

黃么掃了這個彝民一眼,皺眉道:“我看你也不像彝族貴人,既是平民百姓,大同軍便是來解救你們的。就算你們不知實情,大同軍也還未攻打彝族寨子,為何要來冒死偷襲?”

彝族嚮導開始跟此人交流。

扯了好半天,彝族嚮導說道:“將軍,本地的穆魁,到處講大同軍的壞話。說大同軍來了,要殺光彝族男子、搶光彝族女子,把彝族孩童都帶走做奴隸。”

黃么咬牙切齒道:“這些混蛋土司,又耍那套矇騙百姓的老把戲!”

水西之地,沒有州縣和衛所。

最高統治者,是貴州宣慰使安氏。下面又劃分為多個“則溪”,比如後世的織金縣,這個時候叫做“朵你則溪”。

“則溪”彝語含義是“倉庫所在之地”,每個則溪都建有倉庫,是那片區域的錢糧儲藏中心,繼而演變為一種行政中心。

每個則溪,宣慰使會委任土官。總管事務的叫“穆魁”,分管政務的叫“摩”,負責祭祀和戰爭的叫“布”,領導工匠的叫“構”。

則溪之下,又有部落,部落首領稱為“土目”(穆魁、摩、布、構,都是由土目來充任)。

安如磐那個傢伙,掌管著十三則溪、四十八目。

黃么思索良久,招來將官們說道:“不能再一直進兵了,前往水西城,還得翻山越嶺,一路不知要遭受多少偷襲。就算能殲滅敵方主力,成功佔領水西城,這些彝民也會在後方鬧事。咱們抵達金雞驛之後,立即將部隊打散。五百人一組,護送宣教官去聯絡各彝族部落,跟那些部落首領和彝族百姓宣講政策。”

跟部落首領談分田政策,似乎有些可笑,但其實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