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曆法與文字】(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發現新舊曆是上下對應的,而且漢字數字旁邊,還標註有天竺數字(阿拉伯數字)。
民始元年,黃帝歷4339年。
新曆一月一日(立春),對應舊曆正月初九(立春)。
繼續翻閱,發現農曆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為新曆的1號或16號。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但是,由於太陽運動的不均勻性,5月有32天,11月只有29天,夏至為5月17日。
侯方域笑道:“這曆法倒是好記。”
侯方域拿著新買的檯曆,先是找故友打聽情況,得知方以智頗受趙瀚新任,於是又去請方以智代為傳信。
趙瀚即將親征,還真沒什麼時間,侯方域被安排在後天上午。
開國皇帝御駕親征,不是吃飽了撐的。
由於通訊技術落後,軍情不能迅速來回傳遞。而且戰場可能涉及四個省,趙瀚必須把司令部移到前線,因為除了他之外,誰也不能獨立壓制各路大將。
還有一整天時間,侯方域在南京城內閒逛。
他輾轉北直、山東、河南三省,再次來到南方,南北落差實在太大,他喜歡南京這種人間煙火氣。
而且,似乎每次南下,都會出現許多新鮮玩意兒。
來到售賣文化用品的街道,侯方域路過一家鐘錶店,突然聽到“噹噹噹”的聲音。
他好奇走進去,立即有店夥計笑臉相迎:“這位公子,本店有最新式的自鳴鐘,還有整個南京獨家專賣的懷錶……”
侯方域奇怪道:“我記得這家店面,以前是賣金石字畫的,怎改成賣鐘錶了?”
店掌櫃笑著接話:“前明的南京勳貴,收藏許多金石字畫,被集中存放在翰林院那邊。數量太多,翰林院的學士也顧不過來。這家店以前的東家,就買通管理庫房的殘疾軍人和掃地太監,每天帶一兩件出來。膽子也是真大,孤品字畫都敢往外拿,不被發現才怪了。”
“殺頭了?”侯方域問道。
店掌櫃搖頭說:“殺頭倒沒有,商賈全家沒收財產,殘疾軍人收回田產,一股腦兒扔去什麼東蕃島墾荒。聽說跟張獻忠那些流賊挨著,還得應付島上生番。”
去臺灣種地的有兩種,比如鄭家水手和士兵,被裁撤了一半,在臺灣跟熟番挨著種地。只要能適應氣候,這種是沒有危險的,而且土地相對肥沃。
至於張獻忠和後來的流放者,就得面對生番獵頭族。
如今儘量減少死刑,除非罪大惡極,否則重犯都可以選擇去跟張獻忠作伴。
侯方域走到一座大鐘前:“剛才就這個在響?”
店掌櫃親自介紹說:“好叫公子知道,這叫自鳴鐘,整點可以報時。在這南京城裡,賣自鳴鐘的就兩家,進貨都不好進,暫時只有蘇州和廣州工匠能造出來。兩邊的鐘表作坊,還在打專利官司,也不曉得誰能打贏。”
侯方域繼續觀察貨品,發現一個巴掌大的小鐘:“造得這麼小?”
店掌櫃得意道:“這是懷錶,越小越值錢。像這麼小的,整個南方,也就兩三個工匠能造出來。”
“價值幾何?”侯方域問。
店掌櫃笑著比出三根手指:“這個數。”
“三十兩?”侯方域覺得很便宜。
店掌櫃哈哈大笑:“三百銀元!”
侯方域聽得直搖頭,這麼貴的價格,普通人家根本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