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得住就好。”趙瀚的嘴巴一路往下移,從額頭掠過鼻尖,最後落在她的紅唇上。

紅燭搖曳,繾綣纏綿。

翌日清晨,趙瀚自去工作,費如梅去拜見皇后。

雖然已經登基稱帝,但趙瀚暫時沒有開啟朝會,君臣都不用每天瞎折騰上朝。

大明的朝會,也就開國初期有用,隨著內閣制度完善,上朝純粹變成一種儀式。每次朝會,也就議論三五件事,而且都是內閣已經處理好的政務。

如果朝會出現激烈爭執,就說明君臣之間,或者是臣子之間,已經出現巨大矛盾。

雖然只是走過場,但朝會必須保留。

趙瀚決定皇宮修好之後,每月逢六舉行朝會,也就是初六、十六、二十六日上朝。

現在趙瀚每天跟十曹對接,十曹相當於大明的六科,每曹的主官叫做左侍中、右侍中。

左右侍中都在處理政務,每天輪流由普通侍中,前來跟趙瀚彙報工作。

內閣、十曹、十部,三大機構意見統一的政務,趙瀚只隨便抽閱幾份。其他全部迅速瀏覽,然後簽名同意,讓侍中們拿去交給各部執行。

當然,極為重大的軍政事務,就算三大機構意見相同,也必須單獨列出來交給皇帝過目。

比如開戰調兵、提拔大員、興修水利等等。

兵曹送來的一份摺子,看得趙瀚眉開眼笑,心情爽得不得了。

嘉定(樂山)世襲武將楊展,帶著一府(敘州府)兩州(嘉定州、瀘州),請求歸順趙瀚,並請趙瀚迅速發兵打通重慶。

內閣就在十曹隔壁不遠,趙瀚立即把三位閣臣叫來。

“摺子上說得不太清楚,這楊展究竟是怎生回事?”趙瀚問道。

龐春來解釋道:“四川的前朝官兵,奉崇禎之命出川圍剿流寇,多次戰敗後全軍覆沒。又因官府橫徵暴斂,再加上天災乾旱,四川早已是群雄並起。”

李邦華攤開一張四川地圖。

龐春來拿起放大鏡,腦袋貼近地圖,本想指著地圖解釋,又發現自己把地圖給擋了,便說:“李先生來講吧。”

李邦華指著地圖說:“遵義府的吳尚賢、龍正國作亂,擊敗前明官兵,殺死知府自立為王。他們不但佔領整個遵義府,而且出兵打下敘州府的永寧司(敘永縣),已經跟請求歸附的楊展交戰一年有餘。”

播州之亂平定後,播州宣慰司被一分為二。

其中,遵義軍民府歸四川管轄,平越軍民府歸貴州管轄。

遵義府改土歸流初期,可謂欣欣向榮。

播州楊氏土地的土地,全部分配給軍民。衛所兵每人可分30畝,其中24畝的收入歸自己,另外6畝的收入作為軍費花銷。

又進行大量移民,漢民最多可分50畝地,指揮以上軍官最多可分100畝地。

從崇禎二年開始,瘋狂增加賦稅。

朝廷漲得賦稅不多,但地方官卻趁機漁利,搞得就連士紳都快過不下去了。

於是,吳尚賢、龍正國起兵造反,前者是漢人地主,後者是少數民族。遵義百姓群起響應,紛紛殺官造反,只半年時間就佔據整個遵義府。

龐春來說道:“吳尚賢佔領永寧司之後,此時正在攻打瀘州,目的是佔領瀘州之後,去搶奪楊展的富順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