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國號、年號、內外製度】(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瀚權當沒聽見這通馬屁,繼續說:“再定年號吧。”
“國號既為大同,年號當為小康!”張採立即說。
柳如是微笑附和:“善哉。”
李邦華、龐春來也跟著說:“年號當為小康。”
徐穎、陳茂生、蕭煥、左孝良等人,也一起說道:“小康是極好的!”
定國號時,眾說紛紜。
定年號時,大家的意見卻出奇一致。
“大同”和“小康”,同出《禮記·禮運篇》。
大同屬於儒家的終極追求,小康屬於儒家的次級追求。強行理解的話,前者是高階階段,後者是初級階段。
而且,以“小康”為年號,是在把趙瀚無限抬高,跟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並列——這六位的統治,才能被稱為小康。
國號大同,是終極追求。
年號小康,是趙瀚的統治,已經達到小康水平。
寓意很好,可惜趙瀚聽來,卻總感覺有那麼一絲彆扭。
自明代以後,大家都喜歡用年號來代表皇帝。洪武大帝,永樂大帝,聽起來多牛逼啊。
可到了趙瀚這裡,難道叫做小康大帝?
小康皇帝趙瀚,帶著全國百姓一起致富奔小康嗎?
眼見趙瀚似乎有點不高興,眾人都感到很難理解。這個年號多好,歷朝皇帝都不敢用,而且一般皇帝還沒資格用,這可是跟大禹並駕齊驅!
“咳咳!”
趙瀚咳嗽兩聲,說道:“堯舜禹湯,古之聖君也。吾何德何能,可與夏禹、商湯並列?又何德何能,可與文武、周公比肩?小康之年號,萬萬用不得。”
錢謙益恍然大悟,連忙拍馬屁:“小康者,著義考信,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殿下選賢用能、整綱立紀、澤被萬民,如何不可稱為小康?還請殿下不要妄自菲薄,此民意使然!”
眼見眾人還要再勸,趙瀚連忙說:“換一個年號!”
阮大鋮混進編撰字典的隊伍,今天也被請來議事,他說道:“康熙怎樣?”
趙瀚呵斥:“換一個!”
趙瀚如此激烈反應,也讓眾人感到迷惑。
康熙也很好啊,富庶興盛之意,如今連年大災,這個年號屬於好兆頭。
“不如定為康寧?”錢謙益說。
張溥立即反對:“晉孝武帝年號寧康,《魏書》誤作康寧,已不能再用。”
錢謙益反駁說:“既是誤作,為何不能再用?今後再刊印《魏書》,把錯誤改過來便是!”
既然有爭議,那就最好不用。
龐春來說:“元泰如何?”
“可也!”張溥點頭。
黃宗羲說:“在下提議,年號為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