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混混小九(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向晚開啟桌子上的資料:“這次的任務是尋找乾隆帝的九龍寶劍。”
我立刻懵了:“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不是已經燒燬了嗎?”
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過於大清的乾隆皇帝。乾隆在生前廣收名畫古帖﹑珍異古玩,死後這些奇珍異寶與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宮殿中。這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放在他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共五尺,劍柄特長,上雕九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的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1928年,九龍寶劍被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從裕陵盜出,重見天日。
九龍寶劍在孫殿英之後流到軍統頭目馬漢三、日本特務川島芳子,以及軍統局局長戴笠手中。這四個曾經擁有九龍寶劍的人全都死於非命,乾隆寶劍詛咒的傳說也因此流傳開來。
相傳,1946年3月17日,戴笠攜九龍劍由青島啟程直飛南京面蔣。誰知天氣惡劣,飛機一頭撞在了江寧岱山上,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軍統派沈醉去收殮戴笠。
當沈醉從江寧農民手中尋回九龍劍時,它的劍鞘和劍柄早已燒得一乾二淨。於是沈醉將它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棺材中,運回靈谷寺志公殿暫放。
數月後,九龍劍隨戴笠葬於紫荊山無樑殿西側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當時,沈醉親自督造建墓,因為害怕受到報復,在安放棺木後,特地將水泥渣灌入墓中加固。
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為平地。開棺之後,除了戴笠遺骸外,只有一把被燒得變形的左輪手槍、一個皮鞋後跟,還有就是那把九龍劍。但是,當時九龍劍已被焚燬,殘劍鏽蝕得厲害,只能依稀看出寶劍劍身的樣子。
當時,戴笠棺木中的東西被一股腦倒進墓前的池塘中填埋,戴笠的棺材則被農民運回去箍桶用了。
我把關於九龍劍的傳說說了一個大概。
檀越也點頭道:“九龍劍傳說,我也略有耳聞。就算九龍寶劍沒被燒燬,一切早已無跡可尋。我們去哪兒找九龍劍?”
我也皺眉道:“那個什麼賞罰殿不會是在耍你吧?故意弄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阻止人間堂升品?”
唐向晚搖頭道:“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不過,我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賞罰殿的那些老古板,或許會在任務難度上做些手腳,但是絕不會給出一個不存在的任務。他們一旦做出這種事情,自己也會受到嚴懲。況且,人間堂這些年一直與人為善,並沒得罪過賞罰殿。”
我一下抓住了唐向晚話裡的漏洞:“誰能懲罰他們?賞罰殿上面還有人?”
“這個……你以後會知道的。”唐向晚欲言又止之間岔開了話題:“我得知任務的內容之後,也曾經多方打探訊息。最後,還是在術道第一情報組織玄衣社那裡得到的訊息。”
我看了看檀越,後者小聲解釋道:“玄衣社專門靠販賣情報為生,麾下成員一律身穿黑衣。他們在術道上的信譽很高,跟他們合作完全可以放心。”
唐向晚等檀越說完,才繼續說道:“玄衣社的情報中顯示,九龍劍流傳到馬漢三手中時,就被當時首屈一指的神偷雲中隱調了包,此後一直流傳在軍統和日本人手裡的九龍劍全是贗品。”
“雲中隱?”我不由得一皺頭:“從時間上看,俠盜燕子李三已經隕落。有本事從軍統頭子手裡盜出九龍劍的人只有兩個。一個人是軍統的頭子毛人鳳,還有一個就是軍統神偷古鶴天。雲中隱是誰?”
“我也不清楚。自古空道不留名,雲中隱應該只是化名。”唐向晚咬牙切齒地道:“想要打聽雲中隱的具體來歷,還要向玄衣社付錢。我哪有那麼多錢打聽別的事兒。”
空道,說的就是小偷,有妙手空空的意思。空道中人行事曆來低調,拋開江湖同道之外,別說普通百姓,就算其他江湖高手也很難知曉空道軼事。玄衣社把雲中隱的事情當做情報出售也在情理之中。
吸血鬼遇螞蝗,真是悲劇!我差點兒笑了出來。
唐向晚當然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玄衣社查到雲中隱把九龍劍帶到了天津,線索也就完全中斷了。這次任務,你們只能先從天津著手。”
我聽完之後頓時懵了:“就這麼點兒線索?天津那麼大,我上哪兒找一把劍去?難不成還能挨家挨戶的搜啊?”
唐向晚無奈道:“我知道這件事兒很難辦。但是,我覺得檀越會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