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一本老筆記(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浩軒瞪著眼睛道:“你就那麼肯定,他手裡的書是真的?他那樣的混混,說不定從哪兒弄來的東西。”
“你還是江湖閱歷少。我跟你說。你要是以為二流子是混混,那你就錯了。”
我解釋道:“二流子不如混混,才佔了個二字。打架不行。腦子也不行,只能跟在人家後屁股上混口食兒吃。這些人根本就不敢往遠處混,只能在家附近騙點兒吃喝。”
“他手裡有書,說明這本書的出處不會太遠,就算不是他家裡傳下來的東西,也是在村子附近弄來的。說不定,這本書裡就有咱們想要的東西。”
“你先歇會兒。一會兒我研究一下這本書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我和杜渺安置於浩軒的工夫,檀越就坐在視窗看那本書,等我們安頓好了,他也看得差不多了。
“這應該是解放前,一個叫於啟武的人寫下的私人筆記。”
“從他記錄的內容上看,這個人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但是生不逢時,他所生活的年代裡,私塾學到的東西已經不足以讓他安身立命了。
於啟武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想到了一個關於自己家族的傳說。
根據他的回憶,他父親曾經說過,他的曾祖父是儒商於承賢的幼子。名叫於隱海。當然,這有可能是一個化名。
於隱海當初並非是因為品行不端才被逐出於家,而是於承賢已經預料到亂世將至,為了給於家留下血脈,故意把於隱海逐出家門。
於隱海藏到沿河村之後,於承賢就開始秘密地把家族財富轉移到於隱海手裡,後者則想辦法把這些財富藏進了深山。
後來,於隱海在一次進山藏寶時,無緣無故地失蹤了。那之後,也就沒有人知道寶藏的去向了。於隱海的後人也對藏寶的地方有過猜測,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寶藏。
筆記的主人於啟武卻覺得,於家後人不是找不到寶藏,而是沒有去找。所以,他一直都透過他父親生前留下的蛛絲馬跡在尋找寶藏。
檀越說到這裡停了下來,我忍不住問道:“後來呢?”
“沒有了。”檀越揚了揚手裡的破書:“筆記寫到這裡,就只剩一片空白了。”
“空白?”我把筆記接過來一看,後面果然連一個字都沒記。
我還特意往紙張夾縫裡翻了兩下,那裡面也沒有撕開的痕跡,也就是說,姓王的沒有撕掉上面的內容。可是,本該留下的記錄到哪兒去了?
我正拿著筆記發愣的時候,杜渺伸出手來:“給我看看。”
我把筆記遞給對方之後,杜渺先是把筆記湊到鼻子底下聞了聞,又輕輕撕下一角放進了嘴裡:“這本筆記是完整的!只不過這上面被人下過法咒,只有遇到特殊的媒介,才能被觸發。”
我揚眉道:“你是說,這本筆記出自咒道的手筆。”
“也可能是巫門……”杜渺拉過於浩軒的手掌,輕輕割破他的食指,把血滴在了筆記上。
我眼看著血珠落下,在已經泛黃發硬的老紙上濺起了一圈血色的漣漪,下一刻,筆記上就浮現出兩個像是用硃砂寫出來的楷書:“村口!”
我不由得一皺:“什麼意思?”
杜渺道:“大概是說,下一頁的內容得到村口才能看見,那裡應該還有觸發筆記的東西。現在有一件事已經可以肯定了,浩軒的確是於承賢的後人,而且於家先人當中隱藏了一個術道高手。”
“去找那個姓王的!”我仔細回憶了一下,我們進來時,村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如果不是有些細節我沒注意到,就是我們進村的方向不對。
我得找個嚮導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