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大一統·戰略撤退(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虎,大寧在洛辰的兵馬可謂是精銳,一旦南陽動兵,你可知是什麼結果?”蒙琰沒有生氣,反倒是饒有興趣。
餘賡想了一下,抱拳半跪,大聲道:“老臣請陛下移駕!”
此言一出除了蒙琰以外所有人都長大了嘴巴,且不說大宣遷都漢陽時間並不長,就是說蒙琰若是移駕等同於逃跑,這可是要命的事情。
“餘老虎!你瘋了!拿漢陽作餌?!”石英率先反應過來,畢竟是戰場上領兵的人,很快就領會到餘賡的想法。
“石英,蕭彧大規模動兵針對的就是我朝江防,他看中的就是我們腳下的漢陽,他認為只要拿下漢陽我們就會氣短,就會讓我朝百姓對我們失去信心,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我朝從邵陵到成都,再到長沙,漢陽都是陛下為了鼓勵軍民一心而進行的,漢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只要陛下在的地方就是大宣的精神所在!”餘賡越講興致越高,竟然講出了豪氣雲乾的氣度。
蒙琰心裡笑了,這番說辭不是餘老虎能說得出來的,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蒙琰看向笑呵呵的袁懷英,知道這是袁懷英教他的,也無所謂,當年遷都漢陽就是為了給蕭彧壓力,現在漢陽果然變成了蕭彧的眼中釘。
“餘老虎,你可想清楚了,離開漢陽可不比當年!”蒙燼沉聲道。
“肅王殿下,你以為西京如何?”餘賡笑盈盈的說道。
眾人一愣,而後不可思議的看向蒙琰,西京,西京可還是寧軍的地方,有重兵,遷都西京,無異於異想天開。
“陛下,樞臺已經下令讓西北局三個月內拿下西京!”餘賡擲地有聲。
“秦王那邊有回應嗎?”蒙琰淡淡的問道。
“秦王的大軍現在就在扶風。”餘賡答道。
“漢陽的事情你們樞臺的打算是怎樣的?”
餘賡說在等狄信的第二封書信,其實這封書信的主要的內容就是如何重新調整江防,給漢陽爭取時間,作息要做全套,而且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譚忌似乎對出兵有些猶疑,譚忌麾下的軍隊大多都是從各軍抽調的,他之前有過表態認為應當從西北率先動兵,不過並未被採納。
“樞臺研究過,我們可以把兵馬集中在姑蘇南,讓寧軍以為我們要在姑蘇決戰,等到秦王拿下西京以後,我們可以適當鬆懈將姑蘇讓給寧軍,而後大軍向漢陽方向靠攏,依靠水軍的力量向成都方向行進。”餘賡說的有條有理。
這一方案已經私下和蒙琰溝透過了,蒙琰沒有表示反對,不過朝堂上的爭論讓蒙琰有了新的想法,西京勢必要拿下,這關係整個西北戰局,南陽和姑蘇的動兵是一定的,但是前往西京卻是不合適。
西京偏安西北,是舊都,但是寧軍的主力和大宣這些年的開發,大河一線的重要性開始不再是唯一了,大江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再加上海運的發展,“京城”的位置在哪就非常值得探討了。
蒙琰深深的看了一眼蒙燼,知道他有話要說,不過蒙琰現在不想聽他說話,而是看向石英,問道:“石英,你是領過兵的人,也執掌過大教育令,你覺得呢?”
石英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回道:“陛下,臣以為西京現在並不合適。”
“石英,為什麼?”餘賡雖然不高興,遷都西京是他們整個樞臺做了各種推演的結果,但餘賡看得出石英並沒有為了反對而反對,所以還是沉著性子問道。
“虎帥,我朝和蕭寧朝的經濟、戰略重心都偏向於沿江、沿海一線,西北經過大戰以後頗為荒涼,同時不能更好的控制江海,之前兩院也曾對在何處立都進行過討論,認為金陵是最合適的,雖然只是學子之間的討論,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哼!遼國公,你不會想讓大軍直取金陵吧?”蒙燼對石英有些不滿,石英這人最是容易被人裝到套子裡,幾句話就讓石英忘記了自己的角色。
“蒙燼,你想怎麼樣?”蒙琰直勾勾的盯著他。
這一下讓蒙燼渾身遍寒,趕緊回道:“陛下,臣弟只是,只是覺得現在的重點不是遷都而是怎麼重新構造江防。”
蒙琰搖搖頭,什麼也沒說,只是擺了擺手,目光看向沉默中的方克明。
袁懷英輕輕的扯了一下方克明的袖子,方克明才看到蒙琰的目光,而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說道:“陛下,漢陽為餌不失為一個妙計,提高蕭湛的地位,給蕭寧朝營造一個假象,不過西京也好,金陵也罷都不是最優的選擇。”
“看來克明心中早有妙計,說說吧。”蒙琰笑道。
“臣以為我朝應該以未來為著眼,未來一統中原以後對內不會再有大戰,但是對外對大河、大江以及沿海的部署需要一個合適的位置,臣以為應當在兩淮則一處為都城。”
“方大人,慎言!”聶桓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