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大一統·最後一戰(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滕寒在入冬前徹底解決了蚌島三國,三國的傀儡國主加上權朗四個人被串在一條繩上在精兵的看押下徒步趕往洛辰面君,按理來說對於亡國之君還是要有一定的禮遇的,但是滕寒沒有把他們四人當成亡國之君,而是當成戰爭犯對待。
四人一路上破衣爛衫,滕寒甚至連雙像樣子的鞋都不給,羞辱達到了極致,權朗原本想憑著舊主的身份向徐道宗求情,熟知徐道宗連面都不見,直接拒絕了權朗的請求,並且送了一句話給權朗。
“你當日叛國欺民的時候就該想到會有這一日,如今索要棉衣步履,你可曾還記得那些因你而凍死餓死的百姓!”
“權朗真是夠遭人恨的,換做是我直接死了算了,還有臉向舊人求饒!”霍幼疾裹了裹身上的大氅鄙視的說道。
餘郡之戰後蒙琰就將霍幼疾和他的白猿旅全部調往宣松軍中,同時更是抽調了龍庭飛、狄信到宣松軍中待命,大家都明白朝廷這是在準備最後的決戰,當然這樣的陣容也是為了戰後而準備。
“霍侯說的真確,權朗這日毫無廉恥之心,當年其父在幽都時面對東海人何等的高傲,即便是他弟弟權熙面對東海人也是有血性的。”龍庭飛大婚之後逐步的開始融入到宣軍中的氛圍,話也變得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今年應該不會對江東用兵了吧?”狄信穿的最是厚重,大氅之下還特意裹了一層棉衣。
“不好說,寧軍那邊已經集結完成了,蕭燁的幾路大軍都差不多都到位了,待滕寒迴轉之後或許年前會對金陵動手,不管那麼多,咱們準備好就是了。”宣松笑著說道,看著狄信的裝束,接著調侃道:“狄侯也是在川西草原成名的,那裡應該比這裡冷多了,你這裝扮實在看不懂。”
狄信一愣,而後環顧眾人,不好意思的拱手道:“也不怎地就是覺得冷,我出生在江右,按理來說應該草原更冷,但這兩年一入冬就渾身覺得都是寒風。”
“哈哈!這個我懂!草原的冷是真的冷,不過只要穿的夠厚就能保暖,這裡陰冷潮溼,衣服裹在身上都覺得溼噠噠的,小風一吹,嗬!就要了命了!”龍庭飛算是為狄信解釋了。
“宣侯,咱們一直在這屯兵也不是辦法啊!夏侯在餘郡現在可謂是風生水起,帶著蛟龍在海面上如殺雞般的誅殺東海水師,好不威風!”霍幼疾頗為無奈的說著。
宣松搖搖頭,說道:“陛下不知道做什麼打算,不過就如今的形勢看來咱們或許要面對的不再是東海人了,而是要面對寧軍,夏侯在海上的絞殺也是為了登陸東海本土作戰練兵,咱們的眼光得放得遠一些。”
四人一邊無聊牢騷,一邊圍爐取暖,一向嚴格要求自己的宣松都和三人一起喝著暖酒,吃著狄信部下送來的草原羊,很是愜意。
“諸位好生活啊!”
一個帶著笑意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四人定睛一看原來是鄭希,眾人都起身相迎,而後又看到靳輔、諸葛宸、景沐和陸繹四人,這回讓宣松張大了嘴巴,不懂是什麼情況。
鄭希還是一如既往的大嗓門,看到宣松等人一臉不解,大大咧咧的說道:“陛下召我們前來是為了充實指揮的,我們過來之前陛下還召見了譚忌副使。”
“這麼大的陣仗,看來是有大仗打了!”霍幼疾興奮不已。
靳輔笑道:“還不止呢!我們過來的路上還聽聞耿超和顧寧也要過來,十一人的指揮系統,這是我大宣朝最盛大的景象了!”
“我的天!這得炸鍋啊!宣侯,您的糧食夠吃嗎?哈哈哈!”霍幼疾調侃道。
九人各自落座之後,宣松又讓人上了些酒肉,直到傍晚飄雪時分,個個都喝的面色潮紅。
正準備各自散去回去休息的時候,宣松親兵前來通傳譚忌攜耿超、顧寧到。
譚忌見狀只是笑笑,而後衝著宣松行了一個鄭重的軍禮,雖說譚忌現在是樞臺副使,但面對宣松他一向恭敬有加,老上司了,譚忌還是很佩服的。
“諸位不必拘束,在下只是過來傳旨。”
一通旨意過來讓眾人都摸不清頭腦了,聖旨中沒有提及軍事活動的事情,反倒是對眾人的爵位除宣松和諸葛宸外有所調整,有心人發現旨意中調整的九人爵位很是意味深長,完全是沿江沿著與大寧的邊境線而走,從西到東分別是鄧國侯狄信、襄國侯龍庭飛、楚國侯霍幼疾、夏國侯陸繹、熙國侯景沐、吳國侯靳輔、越國侯鄭希、蘇國侯耿超、餘國侯顧寧,再加上淮侯宣松、武侯諸葛宸,這個陣容看起來都挺唬人的。
眾人不解的時候,譚忌接著說道:“陛下和樞臺研判多日,認為宣軍收復金陵之後一定會趁勢對我朝發動進攻,所以陛下打算在熙州組建大江指揮部,以淮侯為主,餘下諸位皆為副,還請諸位為國事盡心!”
眾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送走譚忌以後,宣松等人的酒也醒的差不多了,看到靳輔問道:“靳將軍,有一事不明,您的爵位?”
靳輔拱手道:“陛下心疼我們靳氏,我有一獨子已然襲封家父舊爵。”
“陛下還真是厚待老人啊!”鄭希感嘆道,這聲感嘆沒有任何的嫉妒,而是對陛下的恭敬。
“陛下給我們的這些爵位有點意思,不單是面大寧的,而且剛好十一位侯爵,這倒有點意思!”顧寧笑道,這裡面他是最年輕的,不過他的身份可沒人敢不看重,顧氏,後族,尊稱他一聲小國舅也不為過,不過若只是因為他的身世倒也還好說,人家可是有結結實實的軍功在身,西南一戰,威名遠揚,現在大家提起他不會說他是顧氏子,而是尊稱他一聲顧將軍,民間給他一個諢號叫做“叢林狐狸”,可見名聲。
“好了,諸位,陛下雖然沒有明詔,但確實將沿江一線的邊境全部託付給我等,看來陛下和樞臺都認為與大寧之間不可能再有合作的日子了。”宣松制止了嘈雜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