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大一統·西域戰役(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北局的議事規則秉承著快速辦理的態度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並且將形成的決議透過八百里加急送到還在修建中的漢陽城。
蒙琰只召見了餘賡和譚忌二人,餘賡在看完西域的計劃之後說道:“秦王殿下他們做的不錯,如果能夠一舉消滅僕從軍,最起碼能夠讓西域各族安分一些,這樣也能減輕寧軍退出西域的壓力。”
“老虎,咱們的人作戰多年,弄險較多,西北局的這塊料總算是做到了穩紮穩打了。”蒙琰也很是滿意。
天下人都是蒙琰的大宣朝對外作戰喜歡留一手,不是蒙琰喜歡這麼做,而是因為宣軍的兵馬不多,為了保證減少損失,不得以才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西北情勢複雜,基本無險可守,對於西域各族從來都是以懷柔為先,北慕騎兵強力逼他們和我們開戰,其實又有多少是真的想要和我們為敵的呢?”餘賡捋著鬍鬚笑道。
蒙琰輕鬆的抿了一口茶,上好的毛峰,而後轉頭看到一直不說話的譚忌。
“譚忌,怎麼,有什麼想法?”
譚忌一邊思索一邊緩緩起身,這些年譚忌的稜角被磨平了,但是或許是太過打壓了,譚忌變得少言寡語,尤其是前年被寧軍誤傷一次以後就變得更加的沉默了,軍前議事也好,還是面聖也罷,很少能夠聽到他的聲音。
“陛下,臣在想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將西域問題徹底解決!”
蒙琰的神色從輕鬆逐漸變得嚴肅了,畢其功於一役自然是好的,但是西域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北慕的騎兵也不是擺設,這個想法大膽又冒險。
“你說說看。”蒙琰淡淡的發問。
“陛下,既然西北局以龍侯兵馬突襲雅蘇城,輔以南陽侯的配合,這一路不是問題,西域的痼疾是北慕精騎,北慕人喜遊牧,從來逐草而息,夏季來臨,但西域乾涸缺水,水草豐美的地方不多,臣以為北慕精騎會將他們的精騎放在青石草原上,這裡距離雅蘇城和星星峽都近。”
“譚忌,你的意思是讓咱們主動出擊在青石草原尋找北慕精騎決戰?”蒙琰眉頭都快擰到了一起。
這個已經不是說冒險的問題了,尋找敵軍主力決戰,這就是要打破原本的平衡,跨過疏勒河深入青石草原,若是能找到還好,找不到,茫茫草原,消耗物資不說,還容易讓原本的局勢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說白了,這是一次賭。
“譚忌,不是老夫質疑你,你能保證北慕精騎就在青石草原嗎?這一點必須確認,不然老夫斷然不會讓西北局貿然出擊的,你可明白?”
從內心來說餘賡是反對譚忌的提議的,孤注一擲的仗不能是出自一個兵家之口的,但同時他譚忌的的確確是一個的不錯的兵家,作為總局的總指揮他不能輕易去否定部下的想法和意見,但也會隨隨便便就拿十多萬兵馬去玩笑。
譚忌略微想了一下後中氣十足的回應道:“陛下,虎帥,譚忌願立軍令狀!”
蒙琰和餘賡均是愕然,譚忌的個性是謹慎多謀,如此這樣的篤定的立下軍令狀,這是從未有過的,兩人相視一眼,也是交換了意見。
“譚忌,你確定北慕精騎在青石草原的理由要充分,不止是要說服朕與虎帥,還要讓前線的將官信服!”蒙琰必須要一個肯定的答覆。
“陛下,北慕精騎二十餘日前從馬鬃山消失,國安部和白衣祠以及軍中的探馬軍司都沒有在東線發現他們的蹤跡,所以他們一定是向西進入了星星峽,但星星峽以西是茫茫戈壁,不適合騎兵,星星峽和馬鬃山中間地帶只有青石草原適合他們屯兵,同時也能呼應雅蘇城的僕從軍,同時青石草原以北地域寬闊,一旦出了任何問題都可以從容退回北邊。”
蒙琰陷入了沉思,譚忌分析佐證都有道理,經此論證基本能確認北慕精騎就在青石草原,譚忌有一點沒有說,這些北慕精騎原本的目的估計就是隴右,隴右今年年景不錯,但北慕境內以及西域都在去歲遭遇了白毛風,北慕派大部精騎過來主要目的應是為了搶糧。
“陛下,老臣請去西域走一遭。”餘賡不是一個聽幾句分析就能信服的人,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對於他這樣在馬背上征戰多年的人來說,說一千不如看一眼。
蒙琰搖了搖頭,說道:“老虎,你要留在這主持大局,”而後頓了一下說道:“譚忌,你去一趟,快馬過去肅北,摸清楚所有的情況之後立即飛鴿來報!”
蒙琰還是沒能決定,這事兒太大了,他不能拿著西北局二十餘萬將官以及隴右百萬百姓的命去賭。
譚忌輕嘆一聲,而後拱手道:“臣即刻出發!”
蒙琰一邊想事情,一邊踉踉蹌蹌的走到後堂,顧清風正在給他準備飯食,看他這個樣子有些意外。
“七郎,怎麼了?不是說西北局這次堅守不是問題嗎?”
蒙琰沒有回應,不是他故意不理會,而是他現在腦中只有譚忌的計劃,外面的聲響一概聽不到。
顧清風覺得事情不對,摒退了左右,房間裡只有他們夫妻二人,顧清風上手為蒙琰揉著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