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爵,你立刻前往廬州告訴蕭湛,我們不在廬州停留,別宮的事情不要浪費了,讓他們在壽春做好接駕的準備,咱們這次走壽春過潁州和於慶武見一面之後就去洛辰。”

“臣遵旨!”英爵其實心中有不少的疑問,但是他忍了許久還是沒有發問。

宣松抬頭望向天空中的烏雲,雨季很快就要結束了,東海對金陵的大舉進攻就要開始了,剛才國安院來報蕭彧一行人已經出了金陵快一日了,算著時間現在也差不多抵達滁州了,他特意讓大軍修整半日就是避免碰到尷尬。

“淮侯,金陵的長孫冀遣人來問咱們要不要在金陵城內駐防?”諸葛宸作為宣松的副手詢問道。

宣松思索了一下回道:“諸葛,你親自入城和長孫冀彙報,首先要謝謝他的好意,其次要告訴他咱們的兵馬善突襲,駐紮在城外能更好的策應金陵城,一定跟他說清楚咱們在燕子磯和棲霞鎮一帶活動,若是有事可以直接在這一帶尋找。”

“呃,咱們原本定下的不是秣陵嗎?”諸葛宸越問越心虛,甚至都在後悔說出來這些話。

“還是去秣陵,秣陵是我們的帥帳的駐紮地,但大部分的兵馬要鋪在燕子磯和棲霞鎮一帶,金陵之戰無非是三種結果,第一,擊退東海人,那麼大家皆大歡喜;第二,寧軍大敗,我們屯集在燕子磯和棲霞鎮的兵馬就能作為主力拖住東海的人步伐,而我們在秣陵的這一支兵馬也可以做疑兵使用;第三,僵持,一旦出現僵持的狀況,壽春的寧軍援兵一定會過來,他們來了咱們就可以撤出燕子磯和棲霞鎮,這樣咱們就不用分兵駐守兩翼了。”宣松極盡詳細的說明緣由,諸葛宸作為副手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計劃,一旦自己這邊出了問題,諸葛宸也可以繼續下去。

“淮侯,您打算讓我在燕子磯?!”諸葛宸總算是聽出來其中的意思,金陵的兩翼就是燕子磯與棲霞鎮,這一側是弱翼,而秣陵則是強翼,所以燕子磯附近是最危險的。

“諸葛,你聽我說,你我乃至整個大宣都從未與東海人有過直接的交手,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其實我們都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他們很強,他們的水師強,步騎也不會太弱,不然以大寧的軍力不至於一敗塗地至金陵,我是主帥,我必須得清楚東海的狀況,所以你懂的。”

“可是淮侯,咱們宣軍中有條例的,主將不可深入一線,還是我跑一趟吧。”

宣松微微一笑說道:“別爭了,你父親的身份特殊,”提到言瀾的身份諸葛宸立即就變臉了,宣松知道諸葛宸誤會,緊接著說道:“你不要多想,你父親隨侍太子主持成都,整個聯合軍的糧草都在他們那,雖說咱們大宣做事一向公正,但親兒子在前線父親一定會多加關注的,你也就委屈委屈吧。”

“唉,淮侯的話說到這我也不爭了,沒想到我一直避諱的身份居然還有這樣的用處,也罷,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必須保持每日之間的來往,一旦斷了我會立即橫渡大江去支援你們那邊。”諸葛宸態度堅決。

“好,一言為定!”宣松對諸葛宸的果斷很是讚許,相比較譚忌來說諸葛宸更敞亮一些。

第二日,諸葛宸帶著一隊親衛進了金陵城,金陵駐防的寧軍士兵見到宣軍沒有仇恨,更多的則是好奇,一直以來都說宣軍是蠻荒來的人,個個凶神惡煞,現在看起來果然是謠傳,他們和自己並沒有什麼差別。

長孫冀得知宣軍來人,欣喜萬分,不過互相表示過身份後長孫冀有些不爽,竟然來的不是宣松。

諸葛宸看出了長孫冀的不悅,笑道:“家父大宣內閣總理言瀾,宣帥以為末將更適合與您相見。”

長孫冀這才笑了,也明白了宣松的意思,言瀾的身份他還是知道的,大宣海棠園的三號人物,在大宣在職的官員中僅次於顧言風和陳之慶的存在。

“諸葛將軍過來可是宣將軍那邊有什麼計劃?”長孫冀和顏悅色的說道。

“稟大帥,宣帥認為宣軍擅長小股隊伍突襲,若是大家都困在金陵城中會拖了大帥的後腿,所以宣帥決定親自駐守金陵側翼燕子磯和棲霞鎮。”

長孫冀想了一下,而後笑道:“宣帥說的不錯,那就有勞你們了,不過金陵城中撤出的倉促,留下的糧草軍械並不多,壽春那邊的物資過來還需要時日····”

諸葛宸心中冷哼一聲,這長孫冀還是陛下的母族,居然也是這副嘴臉,他們從未對寧軍的物資有過期許。

“大帥放心,我等從雲夢出來時準備了一些物資,還能撐半月,半月後物資想必也能抵達了,您說呢?”

長孫冀尷尬的笑了笑,然後侷促的回應道:“是!是!半個月足夠了。”

“那末將就不叨擾大帥了,我們還要回去準備紮營事宜,紮營後會和大本營建議聯絡的,還請大帥協助。”

“好!應當的,咱們攜手在金陵城外為東海築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