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大一統·兵敗如山倒(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您可知東海人已經在全力攻打齊魯和金陵了?”權熙不想與蕭彧做無謂的爭吵。
“權熙!你想做什麼?!”蕭彧瞬間感受到了危機,因為他發現甘銘竟然與權熙有眼神的交流。
“不想做什麼,只是想為百姓謀命罷了,不怕陛下怪罪,臣在來西京的路上已經和大宣秦王見了一次,只等陛下的決斷了。”
蕭彧大驚失色,一個踉蹌癱坐在椅子上,指著權熙和甘銘二人說不出話。
與此同時,蒙琰也接到了蒙煥的傳信,這可讓蒙琰坐不住了,如果權熙和甘銘做出過分的舉動,這中原可就真的完了,當即決定起身前往漢中,同時向成都和漢中送信,一是要顧言風立即動身前往漢中,二是讓蒙煥不能答應權熙二人的要求,一直要拖到自己到達。
一路上蒙琰都在盤算,大寧實力強大,但是組成方面卻是亂七八糟,於慶武、滕寒、甘銘、權熙、裴信乃至長孫冀都不是善於之輩,他們有自己的部屬,一旦蕭彧出了意外,這些人定然會相互攻訐,再加上仲柔蘭的本事,中原必定會出現大亂,他必須得穩住局面,蕭彧不能出事。
不到十日的功夫蒙琰就抵達了漢中,顧言風也於三日前抵達,蒙琰也不寒暄,直接召集了蒙煥、蒙燼和顧言風進屋商談。
“顧相,西京的事情你怎麼看?”
顧言風略加思索,而後回道:“陛下,蕭彧不能有有事,東海人現在的主要目標就是大寧,作為大寧的皇帝他若是出事後果不堪想象。”
“顧相,是不是危言聳聽了?若是蕭彧出了事情,我們大宣剛好介入其中,一統中原的程序就會加速。”蒙燼質疑道。
“肅王殿下,東海人已經深入中原了,東境幾乎全境陷落,東海人趁著中原大亂,在我中原經營多年,幽都的事情就是個例子,老夫聽聞江右等地也出現了突然的背叛,這時候如果結果了蕭彧,整個北境必然大亂,到時候咱們是收拾大寧的驕兵悍將,還是抵抗東海入侵?”顧言風耐心的回應。
“顧相,本王只問您一句話,請為我解惑,可否?”一直在旁觀望的蒙煥突然發問。
“秦王請問,老夫知無不言!”
“顧相,如果我們和大寧聯手多久能解決東海之患?或者說,有幾層把握?”蒙煥領兵多年,又常年駐守在外,他聽得出來蒙琰和顧言風的想法,所以才有此一問。
顧言風露出一個讚賞的神色,而後看了蒙琰一眼說道:“老夫沒有把握,但至少中原百姓能夠得到喘息,只要百姓在,中原便在!”
蒙煥點點頭,而後向蒙琰單膝跪拜道:“皇兄,臣以為可以讓出洛辰!”
蒙琰和顧言風舒了一口氣,而一旁的蒙燼卻是糊塗了,好不容易拿下的洛辰為何要這樣拱手相送?實在不明白,帶著懷疑的眼神看向蒙琰。
“十三,廬州很難守住,只有大軍集結在中原腹地的洛辰才可以更好的調遣支配,我們大宣地處南境,兵士一心,也耐久戰,但大規模的兵團作戰和水師培養一直都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正面戰場還是要依靠蕭彧。”
雖然還是不能理解,但蒙燼還是閉嘴了,他不認為他的腦子強過眼前的三人。
“顧相,你是世家出身,與權熙交流上更為方便,而且你身為大宣宰相,更適合與他們會談,十一和甘銘之間多年交手,也算是有交情,你們去談吧,萬萬不可出大事。”
顧言風和蒙煥剛領命要出去,國安院的人神色慌張的進來了,顫巍巍的說道:“陛下!西京兵諫了!”
蒙琰蹭的一下子起身,緊趕慢趕就是怕發生意外,可是意外還是來了,蒙琰趕忙問道:“蕭彧怎麼樣?!”
“陛下,西京的兄弟們傳來信說甘銘和權熙昨夜發動兵諫,在牡丹園擒住了蕭彧,但只是軟禁。”
蒙琰吞嚥了一口唾沫,緩了一下,說道:“這兩個傢伙還好沒做出來出格的事情,既然蕭彧的生命安全沒有問題,那便還有餘地,這會兒估計金陵那邊也得到訊息了,你們二人馬上啟程,一定要穩住他們二人。”
顧言風和蒙煥匆匆離開,蒙琰卻在堂上來回踱步,突然停住,衝著蒙燼說道:“十三,傳我旨意,讓洛辰周圍的兵馬全部集結在許昌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