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族兄還沒有訊息,東陽、海州沿海共計十七縣已經全部陷落,咱們···”蕭寒痛心疾首的彙報也是詢問。

蕭彧神色變幻不定,他萬萬沒想到東海來勢這麼兇猛,不過月餘的時間整個海岸線幾乎全線崩潰,連大寧最牛的水師將領都失蹤了,他現在聚集了全國的水師將士在大江中待命,原本近幾日就要出發了,但是餘郡餘盛堂的人突然帶著蒙琰的口信來了,這讓他有些動搖,不管與蒙琰之間的恩怨,就憑蒙琰的軍事素養他也要考慮一下。

“蕭寒,你去通知蕭湛立即回京!”

“陛下,您是打算讓廣昌王統率水師?”蕭寒本不願在這個時候質疑皇帝的命令,但是如果讓廣昌王統領餘下的水師和東海人作戰,恐怕是凶多吉少,因為在蕭寒心中蕭湛早就沒有了統領大軍的心氣了,當年雲夢一戰被俘之後蕭湛的膽氣就沒了。

蕭彧搖搖頭,苦笑道:“蕭湛不適合統率水師,朕打算讓他去接替長孫冀,長孫氏在江東多年,對水上戰事雖然不如東陽仲氏,但也差不太多。”

蕭寒心中稍稍安定,長孫冀的確是現下最好的選擇,不過在蕭寒心中倒是更希望化名藏在深宮中的那位能有所表現,那人雖然不適合執掌中軍,但若是由她的參謀水師說不定還能活起來,掙扎了許久蕭寒還是沒有提及那位。

蕭寒走後,蕭彧太陽穴突突的跳,一個不好的預感從心底升起來,他煩躁的揉著頭,撿起書案前讓人謄抄的蒙琰的口信,聯合作戰?

蕭彧看著地理圖前的海岸線,中原的海岸線從遼東至辰京,一個半弧,寧、宣基本上平分的,不過距離東海最近的是自己這邊,聯合作戰就要放開邊境讓大宣進入,當下大寧水師折損過半這時候讓宣軍過境不妥。

長孫冀接掌水師第十日的午後,端木陽、儲誠被蕭彧召進宮,端木陽見到蕭彧後心中一驚,也就一日不見陛下怎地白髮叢生?

“陛下,要注意龍體,您萬萬不能倒下!”端木陽急切的關心道,而後眼睛看向儲誠,這一刻他才明白當日儲誠為何對東海那樣的關注。

事情發生了儲誠反倒是冷靜了,當日眾人對東海的態度過於輕視才導致有此一敗,但他沒想到的是蕭澤會失蹤,若是今日蕭澤還在戰事或許不至如此糜爛。

“陛下,臣以為朝廷應當下詔徵兵東陽、江東,這兩地近一半人口是常年靠海吃飯,水性好,大多都與海盜有過周旋,只要稍加訓練可以立即上陣。”儲誠認為過多的廢話不如有用的對策。

“儲相,朕早間已經下令徵召兩地漁民了,現在咱們缺的不是兵而是將,最重要的是基層將校,他們才是作戰的關鍵,朕召兩位愛卿過來也是為了商議此事。”蕭彧並沒有計較儲誠的態度,他早就料到儲誠回是這樣的態度。

儲誠和端木陽對視一眼陷入了思索,他們都是參與國策大事的人,這樣的人事調配上的事情還從未在他們的思考範圍中,不過陛下說的在理,將領指揮是重點,但基層水師官兵才是前線作戰的關鍵所在,之前水師戰敗基層將校幾乎全部損傷,現如今還真是捉襟見肘了。

“陛下,現在我朝餘下的水師都集結在江中,臣以為可派遣老道的軍士到前線暫時穩住局勢,然後抽調一些將領到東陽練兵。”端木陽將自己的辦法說了出來,儘管他覺得這個辦法未必能在短期內有效。

儲誠聽完後立即反對道:“現在臨時練兵就上戰場未必能取得多少成效,不如將所有老道的水師官兵全部派到前線去擊退東海人,而後封鎖海岸線,暫時放棄沿海。”

“不可!我朝一半的稅賦都要靠海上貿易,一旦鎖國別說我朝的實力衰退,百姓的生活,官府乃至朝廷的威信會大大降低,儲相覺得那個時候我們當如何?!”端木陽生氣了,儲誠的辦法只能抵擋一時,但是治國不能只看眼前。

儲誠一臉尷尬,而後苦笑道著衝著蕭彧拜道:“臣愚鈍,實則想不出更好的解困辦法了。”

儲誠無意與端木陽起衝突,封關鎖國確實不算良策,但是東海人會給他們時間嗎?東海在中原,尤其是幽都經營多年,他們這次發動,必然是準備充足,他想過如果寧、宣聯手的話或許還有一戰的機會,但是陛下召回蕭湛的態度讓儲誠看的很明白,與大宣聯合幾乎沒有可能。

“兩位愛卿,你們都是為國盡心,東海水師的強悍的程度讓我們始料未及,有人勸告朕要儘快遷都,你們怎麼看?”

兩人神情一震,而後都是緊鎖眉頭,遷都?這是哪跟哪的事兒,怎麼就要遷都了?是誰給陛下有如此的建議。

“二位別多想,你們隨朕來。”蕭彧嘆了一口氣招手讓他們跟著自己走向內書房中。

儲誠和端木陽一腦門子的官司,心中疑惑更重了,進了內書房後端木陽率先看到裡面的人,瞬間就打消了疑慮,因為內書房仲柔蘭正在研究地理圖,不過現在應該稱呼她為叢皇后了,她是水上行家,看來她有獨到的見解了。

儲誠對叢皇后的過往並不清楚,他也沒有見過仲柔蘭,只知道她出身東陽大族,不過總覺得這個叢皇后不簡單,氣度不像是一個女子,倒是有些帝王的感覺,對於這種人儲誠一向是避而遠之,當然他也無心過問皇族家事,所以他從未去深究這個叢皇后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