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是最為平靜的,四方都沒有太大的動作,包括在袁州吃了虧的楚國,袁州被攻破之後仲柔蘭沒有去反撲,而是召集所有重臣去商議遷都的事情。

一連數日的大朝會終於討論出來一個合適的地方,或許說楚國並沒有更好的選擇,楚國都城遷往辰京,並命大軍開始向西南傾斜,貌似要對詔南和夜陵下手。

“陛下,我們當真要出兵夜陵嗎?”宋儉憂心的問道。

仲柔蘭連續多年難以入眠,身心俱疲盡顯在臉上,不過她還是有耐心的,說道:“宋相,‘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七州’,您覺得朕會想不開嗎?”

宋儉聽完後,心裡頓時安定了許多,一切準備都是煙幕,陛下真實意圖是收復閩地,閩地早些年是流放之地,也是仲氏經營多年的地方。

“杜大將軍在福州經營數年,臣以為他可以收復閩地全境!”宋儉舉薦道。

仲柔蘭搖搖頭說道:“閩地有十四州,看似我們大楚佔據其中九州,但實際上閩海五州才是最關鍵也是整個閩地的最為富庶的地帶,閩地十四州中閩海五州佔據了八成的財富和六成的人口,杜衡還不足以收復閩海五州。”

“鄱陽王久經戰陣,又是水師統領,或許他可以···”宋儉重新舉薦了仲凡。

仲柔蘭再次拒絕,而後說道:“宋相,這次朕要親征,父親已經沒有多少時日了,為了我們三姐妹的事情他太傷神了,收復閩海是朕對他老人家最後的禮物。”

宋儉想要拒絕,楚朝女帝登基朝政本就不穩妥,御駕親征自然能振奮士氣,但同樣也給朝堂中的不甘心者帶來了時機,他幾乎能夠確定只要仲柔蘭前腳離開豫章,後腳豫章城就會大亂。

還沒等宋儉開口,仲柔蘭說道:“所以,遷都的事情就交給宋相和鄱陽王了,你來穩定朝臣,鄱陽王來控制皇族,朕會在辰京穩定前拿下閩海五州的。”

仲柔蘭雖然聲音裡很是疲憊,但目光堅毅,態度堅決,再加上對宋儉這樣的託付,他不得不接受這個旨意,只見宋儉長舒一口氣說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負所托!”

仲柔蘭點點頭說道:“北線防務由杜衡任豫章留守,西線防務由棠遠坐鎮,再輔以卓洵,至少不會讓宣軍太過囂張,南邊有你、鄱陽王還有韓樞密朕並不擔心。”

“陛下,朝中大將一個不用,這樣會不會····”宋儉開始為仲柔蘭的安全擔憂起來。

說到此處,仲柔蘭苦笑道:“這些年都是你們這些老臣在前,總要給年輕人一些幾乎不是?”大楚沒有像大宣那樣的聚才機構,世家、豪族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仲柔蘭的確有一批的新人在口袋中,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宋儉一下子就明白了,陛下這是要扶持新人了,宋儉作為大楚的宰相一直都想在關鍵位置上使用新人,但是選來選去都是一些世家子弟和豪門望族的推舉,他不想也不敢過多使用他們,既然陛下有人可用,自己配合就是了。

“陛下,臣以為可以大量啟用,各部各司還有老韓的樞密院都太缺人,就連鸞臺也是鬍子頭髮一片花白。”宋儉玩笑的說道。

見宰相沒有意見,仲柔蘭也是舒了一口氣,說道:“朕這裡有一份名單,宋相你來參詳一下。”說完仲柔蘭示意侍女將桌案上一張紙送過去。

宋儉快速瀏覽一遍後神色平淡的說道:“陛下,這些人可以充實到中層去,能執掌政局和大軍的還有些差距。”

仲柔蘭抿著嘴笑道:“果然是宋相,眼光老辣,不但熟知政務還知兵,那這一份呢?”

宋儉從侍女手中接過越看心中越不安,這些人可都是相府、樞密院和鸞臺中的親近人物,能力和頭腦都是一等一的,更是自己打算推薦的人,他們竟然都是陛下的人。

“陛下英明!”宋儉不知道說些什麼,一身冷汗,更是壓抑的厲害。

“既然宋相沒有意見,那便有勞宋相了!”仲柔蘭嘴角微揚的說道。

宋儉再次感到周身發麻,這是要逼著自己去得罪所有人啊,無論是世家豪族還是老友們,只要相府下發這些任命,樞密院和鸞臺一定會視自己為仇敵。

“臣···遵旨!”宋儉哀默之心大於死。

大楚初陽二年,女帝仲柔蘭宣佈遷都,以閩郡侯杜衡為豫章留守主持北方軍政,瀚海公棠遠坐鎮廬陵,炎陵侯卓洵為衡陽都督,鄱陽王仲凡、熙國公宋儉及寧國公韓寇主持南遷事宜,廬國公慕容長灃隨行女帝先行一步到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