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雀點點頭,說道:“殿下說了不要求你做什麼表態,也同意你繼續經營西域,不過你想要回西域還得親自向陛下請旨,不過我有句話,你當真對洛辰城一點也不留戀?”

李慶雀明顯不太信任耿超,三陵只剩一家,雖說現在都城在西京,但未來的洛辰城必定是最為繁華的城池,洛辰本就是中原近千年來的都城,同時也是戰略軍事以及商業要道,重新變成天下第一城的日子不遠了,耿超卻選擇去了西域,這有點說不通。

“大將軍,龍將軍想要在北境和北慕對峙,難道末將就不能在西域為我朝盡心盡力嗎?”

耿超不耐煩了,話語中明顯帶著情緒,他厭煩透了政治鬥爭,他最想當一個純粹的軍人,不過有句話李慶雀說的沒錯,三陵只剩一家,而且西京這一家還是最不被看好的,現在已經是中原四大家之一了,大河權氏早就在仲柔萱手中煙消雲散了,而所謂權氏正統現在變成了蕭氏的附庸,從心底來說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明智的,但是權氏內部的鬥爭卻不知道自己效力的這一家能走多遠。

“耿將軍勿怒,既然你想效仿龍庭飛那就隨著自己的心走,別回頭!”李慶雀沒有生氣,反倒是內心對耿超很是佩服,自己也曾有過耿超這樣的理想,但是自從李氏交到自己手中後責任也就隨之而來了,俗事的牽絆讓他根本無從選擇。

耿超一愣,衝著李慶雀恭敬的一拱手,說道:“多謝大將軍!耿超明白了!”

李慶雀和耿超沒有就此話題再討論過,因為權博的鑾駕要到了,一路的顛簸讓權博有些勞累,不過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大陵朝終究還是在自己手中延續了下去。

“厲相,你說朕要遷都洛辰朝臣們會同意嗎?”權博懶洋洋的說道。

權博的隨意可讓厲正謙心中一涼,可不能讓他存了這個心思,不然一大堆的人謀劃就要落空了,但是也不能表現太明顯,厲正謙多年的宰相不是白當的,面無表情的說道:“陛下,若是南陽、開封和太原在我們手中,遷都洛辰當然是好的,目前的情況臣以為不合適遷都。”

權博訕訕一笑說道:“朕也不是想要現在就遷都,厲相說的對,南陽、太原、開封這三個地方是我們新目標,說到這,厲相覺得我們應該先從哪裡下手?”

“陛下,老臣以為應當先由太原下手!”厲正謙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哦?為什麼不是南陽或是開封,厲相說說看?離洛辰還有一些時間,我們君臣好好聊聊。”權博很有興趣,也是難得的好態度。

厲正謙虛禮一拱手說道:“陛下,南陽是達奚謙弼經營多年的地方,南陽和平交到大宣手上,一切都如往常一般,我朝軍隊剛剛經歷過廝殺,根本無力南下。”

“說的有道理,達奚謙弼是仲柔萱活活給逼走的,聽琉璃閣的信報說是達奚謙弼已經在成都做了軍方第一人?”

“不錯,但是軍方第一人還輪不到他,只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宣帝最近巡視各地,留守大臣中可沒有他達奚謙弼的名字。”

“那開封呢?”

“開封雖然剛剛經歷過大戰,但是宣軍的大軍還沒有太大的動作,不說遠的就說南陽的兵力和蔡州的兵力都能隨時支援開封,況且宣松不是好惹的人物。”

“宣松?這個人有點意思,大宣神鷹帥府應該是整個宣軍最大的勢力了,原先是由蒙琰的親信石英主持,後來石英被於慶武打的夠嗆,蒙琰力排眾議將宣松調到江夏,誰曾想於慶武再也沒有討過便宜,是個人物。”

權博說著有點難受,大宣地處中原西南,雖說成都繁華,但是其他地方算是整個中原最為貧瘠的地方,現在不但軍力強大,商道繁榮,就連夜陵和詔南那樣的地方都能發展成大宣的糧倉,怎能不佩服?

這只是其一,大宣的國策也實施的很得體,人才源源不斷,世家門閥統治朝堂的事情在大宣完全是不成立的,兩院就是大宣的人才庫,只要想用隨時能挑出來幾人可以充實到政務和軍務上。

“所以老臣以為,如果我朝想要恢復大陵往昔,必須要先一統北方,至少是大河以北,太原當是我朝的第一步,對於太原我們有優勢,當日權熙歸附大寧的時候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而且龍庭飛更是熟悉太原駐軍。”厲正謙分析的頭頭是道,聽起來君臣二人很是交心。

權博沒有急於答覆厲正謙的分析,而是思索了一段時間,說道:“龍庭飛可堪大用,朕本打算讓他去九原對付北慕,這也是我答應他的,看來這一時間還走不了,如果對太原動手,洛辰留守一職就很重要了,朕原打算讓李慶雀留守,現在看起來並不妥當,厲相可有合適的人選?”

厲正謙猶豫了,他早就有人選了,不過太過明顯的表態是不合適的,只能表現的糾結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