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新舊·陳氏(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鄱陽湖戰事正膠著,這個時候北上怕是不妥吧?”端木陽憂心道。
“端木,不是朕急於北上,而是權熙現在的處境很麻煩,信報來說東海人和北慕都在對他施加壓力,這個時候我們再逼他一把,幽都低頭就不再話下了。”蕭彧手指敲打著龍椅,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陛下,如果大宣參戰鄱陽湖呢?他們水師不行,但是若是全力進攻熙州我們就會腹背受敵。”端木陽認為這個時候四面樹敵不是好時機。
“端木,你放心,成都那邊自己都一團糟,夜陵事變,小孤山事件,還有川西諸葛氏,以蒙琰的性格,他在解決內亂之前不會輕易出兵,當然了,朕已經讓文雋親自去了洛辰和仲柔萱聊聊,漢中的傷她疼著呢。”
端木陽聽到這心裡安定了一些,仲柔萱只要願意出兵牽制大宣,南北開戰對大寧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南有於慶武和蕭澤,北有滕寒和甘銘,這是大寧最強的戰力了。
“陛下,權熙年輕,他任用的人大多都是年輕人,儲誠和我們之間還是保持不錯的友誼的,我們可以雙管齊下,在儲誠身上做做功夫。”端木陽捋著鬍子笑呵呵的說道。
“端木,你覺得陳卓怎麼樣?”
冷落這麼久的陳氏這幾年也沉下來許多,陳碩這個名字還是當年自己逃往的時候用的,後來陳氏為了躲避陵朝的追查,將家主的名字改為陳碩,也就糊弄了過去,這名字也就繼續用了下來。
“秦淮血夜”以後陳氏安分了許多,陳卓這幾年也成長了不少,蕭彧打算重新啟用陳氏與新崛起的孫氏達成平衡。
“小國舅這幾年是不錯,在地方任職反響也都不錯,是該金陵了。”端木陽心中想的也是孫氏這幾年日漸崛起,在朝中的勢力越來越大,能夠與孫氏相抗衡的古老家族現在只剩下一個潁川陳氏了。
“嗯,但是端木你要知道,世家的人給他們一點機會就會順著杆子往上爬,朕是最討厭的這樣的存在,所以端木你去和陳氏談談。”蕭彧不想給陳氏太大的面子。
“臣明白,陛下,我會讓陳氏明白您的意思。”端木陽心中立馬就開始盤算。
蕭彧和端木陽相談之後的第二天晚間端木陽親自拜訪了陳氏,鬧得滿城皆知,所有在金陵的官員都在琢磨一向低調的相爺端木陽為何大張旗鼓的去拜訪陳氏。
而此刻在金陵的孫氏開始緊張了,本以為孫氏即將成為大寧第一家族,誰曾想瀕死的陳氏又要死灰復燃了,端木陽如此招搖的到了陳氏,看來是陛下有意為之,必須要給老家主寫信說明情況。
陳碩拖著病重的身體出來親迎端木陽,一旁扶著他的是陳碩的幼子陳松,端木陽上下打量了一下,都說陳氏中只有陳卓這個頂門槓子了,如今看來陳氏還是留了一手,這陳松的舉止氣度比陳卓更為優秀。
“相爺親臨陳家,老朽有失遠迎了。”陳碩的恭敬態度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端木陽也不能擺架子,再怎麼說陳氏對陛下有恩,又是陛下母族,當年朝廷追殺陛下,陳碩以舅父之尊將名字改為陳碩,雖說有些牽強,但在當年世家橫行的年代,陵朝的官吏也就捏著鼻子認了,這才讓陛下能順利逃往東陽。
“老國舅言重了,在下這些年公務繁忙,前些時日差點在小孤山送命了,沒能及時到府上請教,萬望國舅爺莫怪才是!”端木陽從陳鬆手中接過陳碩彎著身子說道。
眾人在陳府大門一陣寒暄過後,估摸著想看的人都看到了,端木陽才拉著陳碩進了門。
大家落座之後,端木陽率先開口道:“國舅爺,陛下這兩日會下旨讓小國舅返回金陵。”
陳碩心裡一緊,自己這個外甥要對自己動手了嗎?不至於,若是動手今日上門的應該是徐煜或是文雋,不會是端木陽,調整了一下後小心問道:“相爺,陛下可是有事讓陳氏去辦?”
“國舅爺,幽都方面現在焦頭爛額,陛下的意思是趁著這個機會說服權熙歸降,這事兒估計是要落在小國舅身上了。老國舅,您覺得如何?”
陳碩有些驚訝,北邊的政事是餘郡侯孫牧執掌,甘銘一向不太過問,這時候讓陳卓去北境商談,這裡面的事情值得玩味,但孫氏會配合嗎?
“相爺,非是陳氏不願盡心,只是山東道有餘郡侯在,怕是有些不好操作吧?”
端木陽心中冷哼一聲,心道:“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陛下說的一點都沒錯,順杆爬是他們的本事!”
不過面子上端木陽還是要過得去,笑呵呵的說道:“陛下說了,小國舅回金陵後將在政事堂任職,陛下有意重建六部,禮部尚書一職怕是非小國舅莫屬了。”
陳碩聽完後面露喜色,蕭彧立國以後對於六部的劃定並不明確,大多時候政務都是親自把控然後交由政事堂執行,這進入政事堂其實就是宰相,不過迄今為止政事堂只有端木陽一人,若是重建六部,以禮部尚書的身份進入政事堂,陳氏復興就在眼前。
只見陳碩顫巍巍的站起來拱手道:“多謝相爺,陳氏一門感激不盡!”
“老國舅不可!這是陛下的意思,下官不過是傳個話而已,您得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陳氏是外戚,陛下不好太過提拔,怕寒了眾臣的心!”端木陽一副語重心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