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三年,街頭巷尾傳的都是明日的封后大典。

此次於往日不同,除去了繁瑣的納彩和禮部的批文。

皇后的轎子得從京城繞一大圈,再進宮。

此刻坐在銅鏡打哈欠的陳嬌嬌可不覺得這是個好事。

昨晚,“朕就是要大家都見見朕的皇后。”

幼稚的傻狗執意,一來二去她多了好多事。

從宮外回來時,陳嬌嬌其實想改個名字,也算是亡羊補牢,稍微補救一下。

無人知道總比頂著亡國公主的名字成為皇后強吧。

他非說不行,就要娶她,娶的就是陳嬌嬌,沒有更改的必要。

那些老東西管不了他娶誰。

“像是宴哥哥說的話。當時都嚇死我了呢,我還以為就這樣算了呢。”

“嗯。”

她也以為,陳嬌嬌笑了下,再一次聽到一梳梳到尾這樣的話。

許多年後說起這場大婚大家還是讚不絕口,就現在還能從地縫中摳出金箔呢。

高頭大馬,馬上人展顏,嗩吶聲十里外都能聽的清楚。

根本不像是陛下封后,倒像是娶到心上人的少年郎。

更不說八抬大轎,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居然是十六抬,每一臺都需四五人才能抬起。

有人猜測一半是嫁妝一半是彩禮,合在了一塊兒。

之後誰家結婚,娘子都撒嬌以這個為標準要求,可不能差的太多,羨慕的直眼紅。

誰人不感慨這傳聞中的公主,她的一生宛若畫本里的故事。

津津樂道,被編在戲劇裡,說的都是那山窮水盡下宣之於口的愛。

帝后恩愛,龍鳳呈祥。

她蒙著紅蓋頭走出來,只能看到她窈窕曼妙的身子骨,和玉手纖纖,從嫁衣中伸出扶住婢女的胳膊。

看熱鬧的人中有大部分是奔著那天仙去的,不看一眼多虧啊。

馬車進入宮中,被人牽下,兩人間用個紅綢相連。

攜手向上,站在一處俯視天地。

幼年相伴,不曾離開半步。

站在愛的頂峰,嘲笑時間的無能。

都這樣了,也沒能給他們分開。

他沒有行迎娶皇后的禮,選擇了拜堂成親。

虞氏哭的顫抖,坐在高處,無顏受這一跪。

在二拜高堂的呼喊聲中,年輕的天子比身邊的嬌娘先一步彎了膝蓋。

蓋頭下陳嬌嬌閉眼掉下淚水,與他平行相跪。

跪了天地祖宗,高堂親朋,他們就是夫妻了。

禮成後,陳嬌嬌直接被送入了永明宮。

不知後世會如何描述這場荒唐的封后大典,她只知道一個嫁給了心上人,一個娶了愛人。

開門聲輕輕,陳嬌嬌一下子從床上跳起,蒙著蓋頭她不太能看到路。

但仍舊快步朝聲音跑去,有人伸手抱住她,耳邊傳來他無奈的嘆氣。

她知道他一定會接住自己,而自己可以毫無顧忌的奔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