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時,顧驍野重返京都。

以往那個性子暴戾冷酷的帝王,竟是從此沉靜平和了不少。

朝中大開大合推出新政,每一條都切中時弊。

先前詔獄中積壓的案子,被下令重審,只要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俱都留了一命。

不少曾被枉殺的官員被平反,曾建言獻策的官員被提拔重用。

帝王下了罪己詔,對自己登基數年來的治政過往,尤其是當年濫殺相士以及淮州屠城之事,毫不留情地進行了自我反省,下令免去淮州百姓三年賦稅,以作彌補,同時,解去了與相士有關的諸多禁令。

玄學卜算不再是人人聞之色變的職業,街頭巷尾,又有相士開始出現了。

顧驍野有意恢復昔日江南,下令在淮州修建書院。書院地址,就在當年的梅家老宅。

老宅被修葺一新,掛上了江南御賜梅林書院的招牌,江南新任太守聘請名士擔任院長,廣開學府。

一時之間,江南學風甚盛,學者輩出。

那年科考,高中狀元的學子,正是出自梅林書院。

顧驍野夜以繼日地處理政務,終於漸漸將朝政之事理順。

不過短短時間,大梁朝天下漸安,漸有物阜民豐之勢。

帝王改過歸正,天下幸甚,朝臣幹勁十足,隱隱有盛世將來的期待。

但沒人知道,顧驍野的咳血之症,竟是越來越嚴重。

劉安的確能治好他的病,但,也需要他的配合才行。

顧驍野卻不想配合。

“朕只答應她,讓這大梁朝國泰民安。”

卻沒答應她別的。

從年少時起就對卜算玄學之術深惡痛絕的顧驍野,從未想過有一天,竟會自己對此術深陷其中。

除了處理政務,剩餘的時間,他不是在看卜算之類的書籍,就是和小騫在一起。

小騫從未對許落說過,輪迴時空一旦跨入,就回不去了。

所以當初,他才義無反顧地,代替公孫神算踏入了七曜玄回陣。

但許落是個例外,因為她是異世之人,所以可以不必受此限制。

那日他拼盡全力設下陣法送許落回去,後來心力大傷昏迷,是顧驍野命劉安和桓甫將他治好,又帶他回了京都。

顧驍野為小騫安排了住處,時常來拜訪他,請教的,竟是玄學之術。

他本就天資奇絕,領悟力又佳,又有小騫教導,很快便明白了公孫神算當初的用心,甚至,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公孫神算當初都不曾留意到的問題。

“公孫聞把所有的賭注放在了朕身上,可他想改變的,是未來數百年天下的命運,只要大梁朝平穩執行,皇帝是誰,又有何關係?”

小騫竟無言以對。

顧驍野對玄學之術的理解越來越深時。

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重新改革了丞相內閣,設立左右丞相之職,任命百里長安為玄甲軍統帥兼右丞相,在郭禹的帶領下,開始接手處理政務。

而他自己,卻開始有意隱退。

當百里長安在朝中的威望愈來愈盛,天下只聞右丞相,百里將軍時。百里長安深感不安。

他求見顧驍野,這才發現許久未曾上朝的顧驍野,竟是病重多時。

“你對天下蒼生,比朕更有悲憫之心。”

顧驍野微微笑著,是鼓勵與信重的眼神,“這個天下交給你,朕比自己來管,還要放心。”

百里長安滿腔話都未能說出口,心緒複雜地退下。

然而不久後,帝王駕崩,他才知,顧驍野那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顧驍野留下的遺詔說,他沒有子嗣,唯效仿古之堯舜,將皇位讓給賢能之士,而百里長安武能定國文能安邦,是繼承皇位的最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