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郭禹送走又一波來拜訪他的臣子,回到房中,翻來覆去看著案頭的那些奏報。

這是第一次,顧驍野留在奏報上的,不是一個簡單敷衍的“閱”字,而是,難得寫了明確的建議。

這切中要害的建議讓大臣們眼前一亮,他們喜不自勝,紛紛前來告知郭禹這一喜訊,試圖挽留郭禹。

在他們看來,顧驍野終於肯認真看這些奏報,說不定下一步,就要回歸朝政。

郭禹對此表示懷疑。

但卻又對顧驍野這一舉動,頗覺費解。

然,顧驍野已然準了他的辭呈,這些事,不是他該關心的了。

他嘆氣,起身吩咐下人收拾行李,準備數日後便離開京都。

安排好行程事宜,郭禹去後院陪著老太夫人說了會兒話。

聽聞即將要回鄉,老太夫人滿是皺紋的臉上堆了笑容,激動得唸叨不止,“濟生呢?叫濟生也準備準備,一起回啊!”

“祖母,您忘了?”

郭禹握著老太夫人的手,“前不久,他不是說要去南江見個朋友麼?他說若是我辭官成功,就給他去個信,到時他也不必回來了,徑自回家去就行。”

老太夫人“哦”了一聲,催著郭禹快去寫信,“那你快給濟生寫信去,讓那孩子也有個準備。”

郭禹笑著應了。

才剛將信寫好,管家來報,又有人來訪。

也是曾經南江的舊人,如今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展旭。

溫平陪同皇上南巡,因不放心百里長安還在獄中,特意囑託展旭,務必照應好百里長安。

此刻,他正是因為百里長安,來找郭禹。

“遼東侯說,有十萬火急之事,要見丞相大人。”

具體什麼事,百里長安沒對展旭說,但焦急之色,溢於言表,展旭念著舊情,到底還是跑了一趟。

郭禹匆忙跟著展旭去了錦衣衛鎮撫司。

詔獄之中,百里長安神色甚是凝重,開口第一句話,就讓郭禹怔住。

“我怕皇上可能會出事。”

百里長安眉頭皺得很緊,“皇上南巡前,讓溫平給我送來一封信。”

那封信很奇怪。

寥寥幾句,大意是說,原本,他想給百里長安賜一把劍。

“但你既收到這信,可知朕已不會殺你。”

“你雖為了玄甲軍之事激怒朕,但朕對你,終究有愧。”

“遼東你不必去了,仍是回玄甲軍吧。朕會給你自由,但不是現在。”

“朕從你手裡帶走了她,這玄甲軍,便算朕送你的回禮。他日這天下如何,便看你的本事了。”

百里長安收到這信時,又是惶恐,又是疑惑。

他將這封信看了又看,能明白顧驍野說的那句“終究有愧”,該是指的強行讓許落入宮之事。

可,最後那句話,他卻無論如何想不明白。

如果顧驍野帶走許落,仍讓他做回玄甲軍統帥,算是回禮的話。

為何又要說,“這天下如何,便看你的本事了”?

以顧驍野而今的身份,以他的性子,本不該對百里長安說出這種話來。

且這句話,莫名有些熟悉,他隱約似乎在哪裡聽到過。

他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恍惚間,陡然想到多年前在南江,他們身陷重圍,顧驍野在一場激烈殘酷的戰爭中,身受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