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供詞,該是可信的。

顧驍野給京都傳去急信,緊急叫來了太醫令。

太醫令帶著數名醫術高超的太醫日夜兼程趕來鄖州,幾番商討後認為,醫典中曾記載過一種罕見的氣血早衰之症,以許落的情況看來,很可能就是患了此症。

此症通常是自孃胎中生而有之,只要不發作,病人就不會有任何異樣。

但很可能是似雲花的毒性,引得氣血早衰之症提前發生,導致許落高燒昏迷不醒,體內臟器機能急劇下降,這才讓許落的容貌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若真的是氣血早衰之症,再高明的大夫也無力迴天,再好的良藥,也只能適當延緩病情發作,儘量延長病人的壽命,卻不能徹底根治。

也就是說,餘生,許落很可能就要頂著這樣一張臉生活了。

*

夜色已深,廳內燭火明亮。

百里長安將一封信呈給顧驍野,語氣很有些凝重:“郭丞相又來信了。這次百官請願之事非同尋常,臣以為,皇上還是早點回京都處理才好。”

按照原定計劃,他們本該早就回了京都,只是因了許落的病,不得不在鄖州城一留再留。

兩個多月前,京都突然傳言四起,說顧驍野即將冊封一個女相士做皇后,禮部已經在擬定相關詔命。

那個女相士,正是當初顧驍野登基之初,在全國下發的那份海捕文書中所畫之女子。

自古以來,相士不過是三教九流中上不得檯面的人,怎能擔綱國母,被封為皇后?

先前顧驍野大張旗鼓地尋人也就罷了,但要真將相士冊封為皇后,朝臣們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也不知哪個大臣帶頭上奏請願,懇請顧驍野立刻返回京都,收回冊封女相士為皇后的成命。

奏報一封封往上遞,最開始丞相郭禹都壓了下來。

但那些大臣們見郭禹不理會,越發群情沸騰,竟然在承乾門外下跪請願,鬧得整個京都沸沸揚揚,國民議論紛紛。

郭禹也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才給顧驍野接連送來急信。

“皇上,郭丞相到底只是丞相,沒法對那些請願的大臣做些什麼。”

百里長安忍不住再度開口,“除了皇上親自回去處置,怕是再沒有別的辦法。”

一陣沉默後。

顧驍野帶了幾分喑啞的聲音低低響起:“朕現在不能走。”

“臣知道皇上是擔心許姑娘,想等許姑娘醒了再帶她一起回京都。可許姑娘的情況現在已穩定住,太醫都說了,她不會有生命危險。”

百里長安說,“依臣之見,不如就讓許姑娘留在鄖州養病,待病好了再讓錦衣衛護送她回京都。眼下情況緊急,若是再耽擱下去”

必定生變。

只可惜,他的話尚未說完,就被打斷。

顧驍野斷然道:“不行。”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她,絕不可能將她一個人丟在鄖州城。

百里長安心下無奈,“那郭丞相那邊,該如何回覆?”

“傳信郭禹,但凡請願大臣,一律在承乾門外,當眾杖刑三十。”

顧驍野冷聲道,“帶頭作亂者,交由錦衣衛鎮撫司處理。其他事宜,待朕回了京都再說。”

百里長安遲疑:“請願一事,涉及人數眾多,若全都杖刑,那朝中官員怕是十之八九,都不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