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房間,慕姜戈給可西講完睡前故事,把她哄睡著之後,回到露臺,聽見慕斯年、慕鍾倫和慕憶南正在談論連環殺人魔的事情。

“警方那裡有查到什麼線索嗎?”

“暫時還沒有,”慕斯年說,“他們按照社會關係鎖定了幾個嫌疑人,但是案件始終沒有進展。”

慕憶南這時候開口道:“按社會關係找肯定找不到人。

這起連環作案的兇手明顯沒有作案動機,並且是隨機殺人。

再加上他沒有做太多毀屍滅跡的行為,導致偵查變得非常困難。”

慕姜戈走向他們,困惑地詢問慕憶南,“這話是什麼意思啊?毀屍滅跡不是更難查到兇手嗎?”

“正好相反,越掩蓋,錯誤越多,越容易暴露。從偵查學來講,越愚蠢的兇手做的事情越複雜,懂嗎?”

慕憶南說完,慕斯年點點頭,“根據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只要進出過案發現場,案發人和案發現場之間一定會發生物質交換。所以聰明的犯人會選擇最簡單利落的手法。”

剩下慕姜戈和慕鍾倫面面相覷,兩個人的眼神似乎在自問自答。

你知道他們在說啥嗎?不知道。

聽他們還要大談偵查學,慕鍾倫急忙打斷,“停停停!你們兩個別說那些正常人聽不懂的話了,能不能說點有用的?”

“那具無名女屍我已經根據醫院新生兒患病記錄查到了,名字叫‘唐小葉’,有智力障礙,被父母故意遺棄在了三城小學後山。”

“這父母太殘忍了吧?哎!不過話說回來,查到死者身份也沒用啊。”

慕憶南猶豫了一會兒,說:“我對這個殺手有一個初步的心理側寫,只是不知道準不準。”

“心理側寫是什麼啊?”慕鍾倫困惑。

這次輪到慕姜戈得意了,“這個我懂!那種偵探懸疑類電視劇經常會出現這個職業,就是能一口氣說出犯人的年齡職業之類的。”

“我去,這麼厲害?”

“我選修過心理學,犯罪心理學也接觸過,但不專業。”

慕斯年朝慕憶南急切地追問:“你說說你初步的側寫結果是什麼?”

“這起連環案件的作案人雖然沒有在犯罪現場留下任何指紋,但留下了很多心理痕跡。

首先,他最初幾起案件都是故意把被害人綁到富人別墅加以殺害,說明他有仇富心理,收入不高,但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

年齡推斷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有強大自制力,性格冷靜壓抑,看起來可能文質彬彬。

其次,他專挑十歲以下、大眼睛、相貌可愛的幼童下手,並且殘忍刺瞎對方的眼睛,說明兇手極有可能被這類小女孩傷害過心靈。

我懷疑他從事的工作和小孩有關係!”

聽完慕憶南的分析,慕姜戈撓了撓頭,“什麼工作和小孩有關啊?保姆?”

“有幾個男人當保姆的?而且本科畢業生,誰會去給人當保姆?”

被慕鍾倫無情懟完,姜戈感嘆道:“也是哦,那會是幹什麼的啊?兒科醫生?護士?再不然是幼師嗎?”

“或許是……”慕斯年思索了一會兒,微微皺眉道,“小學老師。”

***

電影院。

蔣欣然和權逸剛看完電影。

他們邊走邊隨意閒聊著電影裡的情節。

咬了咬下唇,蔣欣然猶豫了一會兒,說:“關於上次權老師說的事,我覺得我們不適合,還是做普通的同事吧?”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