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漉漉又多知道了一樣這裡的吃食,原來這邊的火鍋只有這樣的啊,他們之前做的燉排骨之類涮著菜吃,已經很有火鍋味了。

葉漉漉道:“火鍋跟鍋子有點不同,跟咱們家之前吃的那些燉羊肉排骨涮菜更像……不過火鍋的底料我得想想,還是放到以後再做吧,我遲些再做給大家吃……”

“家裡有沒有醃酸菜?有新鮮的魚,魚肉對身子也好,不如吃個酸菜魚?”

榮大娘一拍手掌,“就吃魚!我讓霖娘殺條黑魚,做魚吃!再殺一條鯽魚給你熬湯下奶。”

榮大娘喜滋滋的親了寶寶們一口,“你餵養幾個孩子辛苦了。”

“咱家酸菜沒有,今年忙著做生意沒有醃,但想要容易得很,我去問黃家的拿兩棵就行。”

山裡人基本家家戶戶都會醃菜,不然過冬的時候沒有蔬菜吃。管家以前也醃,但今年事情太多,實在無餘力。

不過沒醃也沒關係。

家裡新挖的養魚池,那個通暖氣的原理啟發了榮大娘,不用葉漉漉提建議,榮大娘都想到了,在暖房裡種蔬菜。

房屋就那麼大,一家子人也多,種得多肯定是不能夠了,那什麼暖房冬季種菜賣得火遍全城是不可能的,頂多勉強夠自家人吃,但就這也很不錯。

冬天的蔬菜問題就解決了。

榮大娘已經在下菜籽。

說好了今日吃什麼,榮大娘樂滋滋地就轉身出去了,穿得厚厚的,去了黃嬸子家討酸菜。

一出去,村裡全是雪,才一晚上,已經厚得能沒過腳踝,可想而知第一場雪下得有多大,怕是下了整整一晚上。

而且,山裡這位置清寒得很,冷得鑽骨,這也是冬天雪一落,雲霧村裡就很少人會出來的原因,也省點消耗在家待著,別吃那麼多呢。

榮大娘討了三大顆酸菜回來,淵城這邊的酸菜都很大顆,三大顆已經很足夠了。

家裡,管二嫂正在乾脆利索地殺黑魚。

霖娘就是管二嫂的閨名,而她本家姓甘,是山下的農家人,嫁進雲霧村來的。

葉漉漉聽到了二嫂的名兒之後,眼淚都差點飆了出來,甘……霖娘?!

好名字,好名字!

今天葉漉漉沒再下廚,是榮大娘做的,她先是洗過了剛撈上來的酸菜,然後將酸菜切碎。黑魚片成片,魚骨一節節砍開,魚頭也留著。

鍋熱下油,榮大娘還知道炒料子,把料底炒香以後,就添入了水,煮開以後,下黑魚片、魚段還有酸菜。

榮大娘並不知道要先炒一炒酸菜,會更香。魚肉熟得很快,等一煮開,榮大娘就調上了味。

最後出鍋,榮大娘撒上了足足的蔥段香菜。

不過,也並沒有最後撒上刀口辣椒,以及淋上熱油。

這道工序原本是水煮魚裡面的,但因為天寒地凍,榮大娘做酸菜魚也放了辣椒,其實幾乎跟水煮魚沒什麼差別,只不過暫時沒有豆芽和其他配菜,裡面放的是酸菜罷了。

熱騰騰的酸菜魚捧出來,旁邊還涼拌了兩個小菜,一大家子都吃得了。

連小蘿蔔頭們都很能饞,流著口水圍過來,他們這些小孩子,家裡有什麼吃什麼,小小人兒也很能吃辣,根本不挑。

碗筷擺起,鬆軟的米飯裝起,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在漫山遍野的厚雪和鋪天蓋地的寒冷之中,滿足至極地吃起了豐富又酸辣的酸菜魚!

這真是一家人一直以來最期待的事情了!那麼辛苦做生意,就為了在寧靜的寒日裡能好好過冬!

葉漉漉也出來了,不過她面前放了碗清水,她要哺乳,暫時還不能吃辣的,所以酸菜魚都涮過再吃。

但其他的小菜她是可以吃的。

這一頓管家人吃得無比滿足,往年他們過冬,因為要省著糧食,且冬日不用出去幹活兒,大家就預設不用吃那麼多,吃的一般都是稀粥配上黑麵餅子……

不飽,還無比的難吃!

怎麼都想不到,今年他們家竟然能吃上這樣豐盛的飯菜,而且家裡的養魚池還有幾十條魚,後院裡也有各種野鴨野雞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