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吃的是個由頭,重要的是能找機會和鄭院長拉呱拉呱。

整個修賢學府的人,看到鄭院長都是畢恭畢敬的,正襟危坐,很少有人敢和他閒話家常。

其實鄭誠也是個人,有人就有說話聊天的慾望。

但學生們這麼崇拜他,他也不得不端著,所以很少有機會去和別人聊天,敞開天窗說閒話。

但劉婉沒有這些禁忌,所以她每次送糕餅來修賢學府,逮著機會都會和鄭誠閒話家常,聊些七七八八的話題,當然,都是圍繞美食的主題,比如:

南山的小羊羔剛斷乳時,正是烤羊羔最好的時機;

夏天的藕滋味鮮美,裡面要是灌入雨後剛摘的鮮菇,那味道不要太美……

這樣的次數多了,鄭誠每次見劉婉來,便會有意和她聊聊天。

聊天時,鄭誠會叫上葉詩文,點香煮茶,三個人聊得津津有味的。

多了一個葉詩文,自然就可以避嫌。

只是學生們有點懵,這是什麼操作?

鄭院長竟然和一個婦道人家談笑風生?而且聊得很投機?

但他們都知道鄭院長為人端方,對方雖是一名婦人,但他們聊天的場所是在雅齋,門戶洞開,又有葉詩文在邊上,所以並沒有人覺得二人會做什麼逾矩之事。

鄭誠乃是一介大儒,學問淵博,學識豐富,而且出乎劉婉的意料,他的思想也很開放,和他聊天,劉婉也頗有一番收穫,並不覺得枯燥乏味。

而劉婉自帶的閒適氣息,也能讓鄭誠放下架子,輕鬆一下,做一個普通人,用普通人的思維去感受生活。

鄭誠見劉婉送綠豆糕過來,就吩咐身邊的童子,去叫葉先生來泡茶聊天。

童子領命而去,不一會兒,葉詩文便匆匆的來。

葉詩文一見劉婉在,就知道鄭院長又要拉呱大半天的。

但這種時候很閒適愜意,也是葉詩文所向往的時刻。

劉婉的天馬行空,敢想敢說;鄭院長的嚴謹厚重,無一不給葉詩文以境界上的提升。

葉詩文此時扮演的是奉茶童子的角色。

雖然他平素是修賢學府威嚴的先生,但此時他卻比誰都樂意充當這個角色。

煮水、沏茶,每一樣葉斯文都親自動手。

劉婉和鄭院長說了一個極好的訊息,就是她的王記小炒店終於要開張了。

“鄭院長,以後一日三餐都可以從王記給您供應,我每天都會派人送吃的過來。

你要是有什麼需求也可以說,他們都是我教出來的徒弟,手法和水平也如我一般。當然,這得您嘗過才算,滿意才行。”

“行,以後你讓人三餐都送來吧。”

鄭誠知道,劉婉並不是在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