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抽了一條芋梗當繩子,一捆一捆地,將芋梗捆紮成一小捆一小捆,如此一來要吃的時候,只要抽出一捆就行了,很方便。

“娘,你曬這麼多幹貨,你不怕咱吃不完會壞了?”

王孝抬頭看到劉婉,便笑問。

“哎,以後我開的小炒店,這些乾貨可是做菜的上等原料,鎮上的人肯定吃得合不攏嘴。”

劉婉打了個藉口。

“那倒真是的,咱們不稀罕吃,拿去餵豬牛的,鎮上的人吃得可來勁了。”

王孝樂呵呵地道。

“你去王里正那談成了沒?”

“談成了,20畝地,租20年,里正叔讓我先交了2年4兩銀子。”

王孝現在說起這麼多銀子時,臉上沒有難色,底氣十足,這就是有錢給人帶來的底氣。

劉婉見王孝順利辦成事,也挺高興的。

這件事她有意放手讓王孝自己去辦,讓他自己拿主意,定規劃,單獨和王里正打交道,鍛鍊他獨立的辦事能力。

劉婉見王孝能辦成事,她也覺得挺驕傲的。

王孝從原來一個說話都害羞的鄉下孩子,變成一個開始能主事的男人。

從青澀到成熟需要時間的養成,也需要經歷事情才能成長,王孝正在慢慢蛻變。

劉婉沒想到王孝竟然一口氣要了20畝地,比較超出她的意料,但這也說明王孝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墨守成規,這也是好事。

“孝兒,20畝地?那不是可以養很多牛羊?你要當牧場主嗎?”劉婉笑問。

“娘,說起來,我還真希望能多養一些牛羊了,這是我從小的夢想。”

王孝是個農村娃,村裡覺得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家裡有多少牲畜了。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地扎進了王孝心裡。

“行,你想養多少就養多少,反正地都租了。你什麼時候準備開始搭棚子?”

劉婉問。

她是個開明的家長,鼓勵孩子以興趣為職業。

王孝喜歡做養殖業,那就讓他做吧。

“我想明天就開始,但是明天我得去鎮上,把烤肉店的事忙完再回來。”

王孝嘴上這麼說,但顯然他的心思已經放在搭棚子的事上。

“烤肉店你既然都交給吳景了,就相信他,明天早上你去村裡張羅人手,準備搭棚子。我呢,也放手一天,考驗一下楊大牛他們。”

劉婉並不怕他們人不在,店裡的人會在收入上動手腳。

因為從生存點上,她就可以把店裡一天的營收了解個八九不離十。

扣去認識的老顧客沒有生存點收入,如果店員在收入上動手腳的話,很快就會被她察覺出來。

王孝沒想到孃親會這麼說,但一想,反正吳景也是自家的小舅子,平時做事確實細緻認真,他沒有理由不相信吳景。

唯一不太習慣的就是,每天去烤肉店幹活,已經成了他內心安全感的來源,看到烤肉店有收入才會覺得有保障。

“說是說,可是店裡沒人看著……”王孝喃喃道。

劉婉見他不放心,便道:“要不這樣吧,明兒個我自己去鎮上我會早點回來,你們都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