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王孝只問了王禮上學的事,所以現在趁著王孝有空,便和他說簽下南街111號5年合約的事。

接下來,她準備叫王敬來幫忙裝修。

王孝只適合埋頭幹事,見劉婉這麼說,便道:

“娘,你怎麼說就怎麼做吧。”

劉婉掌控著大局,並不需要別人置喙。王孝的態度正是她目前最喜歡的,否則要換個多事的人,什麼都要給她提意見,她煩都煩死了。

反正有系統相助,她知道開店不會虧錢就行了。

見店裡烤肉賣完,劉婉就帶王孝去探新店。

王孝在新店探查一番,表示很滿意,說:

“知福要求的店租也不貴,還挺合理的。”

劉婉和王孝在鎮上隨便吃了一碗麵,填飽肚子,就去衙門裡詢問朝廷賞賜良田的事情。

劉婉知道,沒有熟人,衙門難進。

便找門口的衙役打探劉管家,又偷偷塞給衙役十文錢。

衙役聽說他們找劉管家,又得了好處,自然是眉開眼笑,進去不到10分鐘,便把劉管家叫來。

劉管家看到劉婉,客客氣氣的,似乎並沒有把之前兩個孩子的爭執記在心上。

劉婉之所以還故意來找劉管家,就是想趁機試探一下他對之前的過節放下了多少。

劉管家神色沒有不悅,相反還很客氣,劉婉便恭敬地請劉管家幫忙,說不知道要向誰打聽朝廷獎勵良田的事。

劉管家也沒推辭,叫了胡師爺出來幫忙。

胡師爺一聽說是劉婉和王孝,便客氣地說:

“早就聽說二位的大名,朝廷賞賜的計40畝良田,都是由本縣的官田割出來的,在谷口鎮近郊西門,我帶你們去完成交接手續。”

劉婉見胡師爺的態度,就知道劉管家肯定給他們說了好話,看來這位劉管家胸懷還是蠻寬大的,難怪能在縣衙裡混得開,得到吳縣令的信任。

劉婉謝過了劉管家,決定等下次來,送點貴重的禮物答謝他。

胡師爺把他們母子帶進縣衙,拿出兩份各20畝的地契交給劉婉,說:“地契我已經為你們辦好,以後這塊地就都是你們的了。”

劉婉很開心,不管什麼年代,良田都是硬通貨,尤其是在這個農業社會的古代,有田就能種莊稼,不會餓死。

“多謝胡師爺,胡師爺辛苦了。”劉婉致謝。

“這塊地原來有五戶佃農,你們看要他們繼續租下去,還是說和他們解約,另外僱人都行。”

胡師爺一通說道,劉婉便道:

“這樣也挺好的,如果他們有意,可以續租,這麼多田,我們家也種不來。”

胡師爺便安排了馬車,帶劉婉和王孝去和佃農接觸,順便認一下自家的田地在哪裡。

到了西門外,胡師爺令馬車停下,劉婉下了馬車,入眼就是一片青蔥的禾苗,鬱鬱蔥蔥,田裡的土都是黑的,油亮亮,一看地力十分肥沃,官府果然沒有騙他們。

胡師爺帶他們去見佃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