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掌櫃痛快地簽下了契約,劉婉這才發覺,關掌櫃生意的規模可能超出自己的想象。

但是人家不說,她也不好追問。

倒是這時關掌櫃對王敬的工匠坊產生了興趣,他問王敬說能不能有空暇去桃源村參觀一下他的工匠坊?

王敬當然表示歡迎。

關掌櫃越和王家的人接觸,越覺得他們讓他欣賞,所以越發想要深入瞭解他們。

劉婉這時也趁機和關掌櫃打聽谷口鎮上流民的事情。

“在城外的確劃定了一片流民的自治區,沒想到你訊息還挺靈通的。

這件事,官府在過年前就開始做了。

說起來,你女兒王憐發生的那件事,也促進了官府的決策的推行。

現在官府允許他們開荒耕種田地,每日每人還能領二兩份量的雜糧。”

關掌櫃知道得很清楚,一一介紹。

每人每日二兩雜米粥,只能夠湊合著活著。

劉婉在現代社會,大家除了吃米麵這樣的主食,還有水果,肉類,點心,所以有些人可能一天二兩主食就夠了。

但對於流民來講,官府施米的二兩就純粹是二兩了,最多隻能加上野菜來補充。

如果沒有肉,光是野菜加雜糧煮粥,味道苦澀,難以下嚥。

其實,如果他們願意種馬鈴薯和地瓜,應該能夠在短時期內解決吃飯的問題。

地瓜一般種4到6個月就能成熟,而馬鈴薯更快,一般2到三個月就能成熟。

而最驚人的就是二者的產量,地瓜畝產量能達到6000斤以上,地力好的能達到萬斤以上。

馬鈴薯則能達到3000到5000斤的畝產,最高可通8000斤以上。

如果種了這兩種作物,不光是流民,甚至整個大周朝的百姓都能多少受益。

劉婉猜測,胡人之所以沒有特別把這兩種作物當寶貝,可能在大漠那種艱苦的環境下,這兩種作物的產量不是特別高,所以才沒有人把它們當一回事。

劉婉猶豫了下,還是把這事告訴了關掌櫃。

她隱隱覺得,關掌櫃應該和官府上層人士有接觸,若是她一個婦道人家去傳遞這些話,官府可能會不太相信,也不願意接受一個婦道人家的建議。

但像關掌櫃這樣的有錢人,或許人家就更能聽得進去。

社會現實就是如此,當你是弱者的時,你表現再好,人家也不會當一回事。

當你是一名強者的時候,你放個屁都有人聞下說是不是香的,如果是臭的,還會憂心忡忡地告訴你,應該注意最近的飲食了,貴人你可能消化不良了。

劉婉知道,自己現在就是一個底層的弱勢婦人,去報告官府這樣的事,無異於小兒抱金行於集市。

“哦,你說的是胡人賣的地瓜和馬鈴薯嗎?那不是一種普通的作物嗎?”

沒想到,劉婉躊躇了好一會兒,抱著為百姓謀福利的大義說出來的秘密,關掌櫃卻不以為然,看來他早就知道這兩種作物了。

“就是胡人賣的,我也是向一個胡人買的。”劉婉有點惋惜地道,“當時各買了十幾斤,他大約帶了二、三十幾斤吧,我竟然沒有全部把他買下來,後面再找他,也找不到了,而且集市上也沒有這兩種作物賣了。”

“呵呵,我在胡地見過這兩種作物,不過畝產也不過是一百多斤罷了,味道很好,地瓜很甜,馬鈴薯就不怎麼樣了。”

關掌櫃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