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說的都是真話,很實誠,所以大家也沒有覺得她很誇張。

“姑姑,真沒想到,你不光菜炒得好,還能做糕餅。”劉明一臉羨慕地道,“王敬哥他們有口福了。”

“呵呵,因為開了糕餅鋪,鎮裡成立了糕餅協會,他們都推我做會長。”

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劉婉也不用自謙。

既然是回了孃家,當年出走得那麼不光榮,為了不辜負親爹親孃這麼多年來的惦念,劉婉也得說說自己的成就,讓爹孃臉上有光。

雖然爹孃也從不指望靠她來爭光,但做兒女的總是有這份心思:

爹孃都惦著我,我也不能丟爹孃的臉。

話說到這,劉婉倒是有點明白方才王敬的心情了,王敬不想去工部,又難受,不就是提著這股勁嗎?

當然,說起來自己和王敬的情況又有些不同,像她這種狀態,回到孃家,必須建立正面的形象,免得日後讓侄子、侄女們在婚嫁的時候被人問起家事,會不知應對,成為他們的困擾。

別說是這種年代,就算是現代社會,在談婚論嫁時,親人裡有人品行不端的,都會被相親的另一方挑刺。

劉婉當然不覺得原主自由戀愛,為愛情出走是品行不端。

因為原主又沒有朝三暮四,勾引別的男人。

只是如今社會判斷的標準就是這樣,她也改變不了,既是如此,就努力樹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吧。

果然,老夫人最喜歡聽劉婉講這些事,津津有味地道:

“婉婉,你一個女子,竟然還能做人家的會長?那些男子是怎麼想的?他們會真心服你嗎?”

“當然服我,是他們推舉我的,否則我還不想做呢!”

劉婉於是又說起自己當會長的契機來。

原來,這個會長也不是天上平白無故掉下來的,是她解決了糕餅鋪的危機,得到了糕餅鋪老闆們的一致認可,才能夠被推舉上的。

“如此甚好,這些年來不見,沒想到你還能自己折騰出一番天地。”

老夫人大感欣慰。

“姑姑,你說你做的糕餅好吃,當地的人都愛吃,那有五泉齋的糕餅好吃嗎?”

這時,有個十一、二歲的侄女,童言無忌地問道。

劉婉當然認得她是老三的第五個女兒,年紀尚小,童言無忌,直接就問了。

五泉齋是京城最有名的糕餅鋪,是京城裡的人公認好吃的,它家做出來的糕餅也是一上架就被銷售一空。

所以小姑娘有此疑問也是正常。

劉婉不生氣,面對她懷疑的語氣,笑道:

“這種事我吹得山響也沒有用,明兒個我做給你們吃,你們可以自己評判。”

“那可太好了,我喜歡吃紅豆餡的。”

“我要綠豆餡的。”

“我要五仁餡的。”

……

每個人的要求都不同,嘰嘰喳喳地甚為熱鬧。

劉婉一一應承了下來,說:

“這些都是我們店裡常見的糕餅,你們喜歡,我就做給你們吃,不過說起來,這些好吃的糕餅還不是我們最大的收益來源,賺得最好的是一種叫壓縮餅乾的糕餅。”

劉婉無意中提了一句。

劉明聞言卻是大為震驚,道:“姑姑,壓縮餅乾是你做出來的嗎?”

“是啊,千真萬確。咦,聽你的語氣好像聽說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