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笑說:“這裡已經成了我的故鄉了,當然想著早點回來,孩子們都還在這呢!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

鄭院長表示理解,看到劉婉今天送來的菜式,不由大喜,說:

“這都是京城的風味,當年我在京城也呆了10年之久,都已經習慣那邊的口味了,沒想到你還學會了做京城的菜。”

劉婉笑道:“我這次去京城,除了看我爹孃,還找京城裡的大廚學了好多的菜,你嚐嚐,看地道不?”

在京城期間,劉婉已經完成了100道美食的任務,現在就等著生存點積分完成,就可以升級為高階美食家。

“嗯,不錯,一模一樣,和我在京城吃的味道一樣,真是勾起了往事的記憶。

以後你們就隔三差五地送一些京城特色風味的菜吧。

劉婉當然表示可以。

對於以食入道的鄭誠來講,吃什麼、好不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而對於劉婉來講,鄭誠能不能全心全意教好她的兒子,有最好的精神狀態去教學才是最重要的。

二人各得其所,兩廂情願。

劉婉問起王禮的課業,鄭誠誇獎說:

“這孩子天姿雖然不是最出眾的,但卻是最刻苦的,經常秉燭夜讀,巡夜的教師每每都要去叫他好幾次才肯睡覺。”

劉婉聽了,不由道:

“禮兒一向對讀書最痴迷。”

“是你們家長教育得好。”

劉婉聽了一陣汗顏。

其實她並沒有想讓王禮走仕途,看來這是王禮自己的願望,所以他才會這麼執著打拼。

“禮兒能開竅,還是鄭院長您點撥有方。”

劉婉知道一位名師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不吝惜讚美。

鄭誠對這一點,倒是不加以否認,他為人雖不是狂放不羈,但也不會過度謙虛壓制自己。

關盈盈和王悌處得很好,就連關大夫也看出了端倪。

這天,他問自家娘子,道:

“盈盈和王悌是不是很聊得來,我看她經常主動來找王悌說話。”

“對呀。”關師孃點頭說,“的確如此,王悌這小夥子人不錯,他孃親也是個好相處的,如果兩個人看對眼,嫁給王悌也成。”

“咦?我怎麼才一說,你就想到這份上來了?”關大夫不滿地道。

他感覺娘子太輕率了,怎麼能把女兒立馬託付出去呢?

“哎,你不是沒聽過吧?女大不中留嘛,留來留去留成仇,總得把她嫁出去。

但也不能隨便嫁呀,必須託付個好人家。

你看這小鎮上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王悌已經很不錯了,人品好,醫術在你弟子裡也算進境最快的。

我聽說劉大娘在錦城孃家還是有名的神醫世家,王悌學醫那麼聰慧,一點就透,可能和外祖那邊也有關。”

“但是如果他外祖有大好前途,會不會他也以後想去京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