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娘,你不會覺得我沒出息?”王俤有點激動地道。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

以前王俤覺得桃源村太小,容不下他的大志向。

但是出門之後,他才發現在外面的日子一點也不舒爽,同行相輕,如果不是孃親出手相助,他甚至連飯也吃不飽。

無論如何,留在家裡,一家人守望相助,在家裡再苦,也比在外面不光無依無靠,還要防備被人揹後插一刀強多了。

但是之前他吹的牛太大了,一時也收不回來,都說要在外面做大夫了,現在又要回桃源村做村醫,會不會被家裡人笑沒出息呢?

還好,孃親竟然贊同他的想法?

“怎麼會覺得你沒出息?你想想,桃源村沒有村醫,老百姓缺醫少藥,也需要村醫。你能回來,大家還會感激你!”劉婉道。

“是啊,回來當村醫的話,這裡可沒有競爭對手了,就像王木匠一樣,獨一無二的存在啊!”

王敬聽到這裡,也笑道。

王敬能坦然地提起王木匠這個話題,說明他已經能夠正視上一次被王木匠誣賴小偷的事情了。

劉婉很欣慰。

但是讓她比較擔心的還是吳慧。

吳慧從鎮上回來,看她的神情好象明朗了一些,不過眉宇間似乎還有壓不住的陰雲。

吃完午飯,王孝趁著和劉婉在屋外一起燒稻草灰的時候,對劉婉說了吳慧孃家的事情。

“什麼?原來周氏是後孃,不是親孃呀?難怪小慧不想回孃家。”

劉婉其實也不清楚吳家的情況。

如今都是盲婚啞嫁,大部份人在媒人的撮合下,互相看對眼就嫁娶了,從看到第一眼到成親,估計也就見過這麼一次。

有的甚至互相都沒看上一眼,只讓雙方的父母商談,雙方覺得條件談攏,對互相的家庭背景滿意,子女八字有合,就能成事。

要互相熟悉瞭解,除非象王敬和謝蘭花這樣,本村本土的人。

吳慧嫁來時,就屬於異地,媒人撮合的情況。

媒人肯定也不會說周氏是後孃啥的,王家也不會特意去問這件事。

所以,劉婉對吳慧家庭背景不瞭解,一點也不奇怪。

現在她知道了真相,對吳慧挺同情的。

同時覺得,吳慧最近心情有陰霾,應該就是沒有孃家可回的緣故。

她不由得心疼起吳慧來,對王孝訓道:

“小慧嫁到咱們這以後,這裡就是她的家了,雖然是兒媳婦,我可是把她當女兒來看,你可不能虧待別人。

還有啊,我得給你們立一條家規,以後咱家要是翻身有錢了,可不能夠朝三暮四,學你那死鬼爹一樣,在外面朝秦暮楚,招蜂惹蝶。

你們只能夠有一個媳婦,多了都不行,多了我也不承認,還要把你們趕出家門。”

“是,娘。”王孝點頭,“我可不會學爹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