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賺錢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她也需要努力賺生存點,來獲得系統誘惑她的儲物櫃,並且期待能開出幸運大禮包來。

隨著雜牌豆蓉醬數量的增多,顧客流也被分散掉了。

半個月後,劉婉和王孝在鎮上擺攤時,就能明顯感覺出來,買豆蓉醬的顧客明顯少了很多。

“娘,這門生意不好做了,怎麼辦?”

王孝問劉婉。

“豌豆的季節也快過去了,咱們也該想別的營生了。”

劉婉倒是很淡定。

“娘,那要找什麼別的營生呢?”

王孝是直線思維,以前從沒做過買賣,被劉婉帶著做買賣,覺得這行真不錯,能賺到錢,不知不覺,他已經不想放手這個行業了。

但讓他獨立規劃,他一時間也沒這個能耐。

劉婉辛苦經營了半個月,現在手頭也攢了13兩銀子,她很不滿意。

如果讓村裡人知道她半個月就攢了13兩銀子,還不滿意,肯定會氣得翻白眼。

一戶農家,一年都不定能攢下一兩銀子。

想要攢下銀子,都得盼風調雨順,生活上還要摳摳省省。

沒想到劉婉半個月能攢下這麼多錢,竟然還在抱怨。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了。

類似於貧苦的大爺遙想京城的皇上,過的是每一頓都有紅燒肉的神仙日子。

這是扣掉了七七八八的成本費、生活費之後省下來的積蓄,劉婉覺得攢得很艱難,所以不滿意。

但她也知道,攢第一桶金是最難的。

當錢攢到一定的額度,錢生錢,滾雪球就快了。

現在是最艱難的階段。

劉婉知道自己必須另找出路了,一個商品一旦市場飽和,就應該開始轉換商品型別了。

於是,劉婉讓王孝看攤子,自己去周邊找靈感。

她觀察了一下市場賣醬菜的攤子,附近不少攤子都效仿劉婉,打出了各家招牌的豆蓉醬,還有辣椒醬、甜辣醬等等衍生品種。

果然,不能小看別人的智慧,雖然是跟風者,但人家也懂得創新。

劉婉只能苦笑,他們的豆蓉醬做得不如她家的好吃,但只要價格便宜,總能找到客戶。

而讓她降低價格去拉這些客戶也是不可能的,這樣還會失去原有的優質客戶。

劉婉信步來到望江樓酒樓,這是谷口鎮最大的酒樓,賓客雲集,裝修也是明麗豪華。

劉婉落落大方地進了酒樓大堂,問夥計說:

“小哥,你們的掌櫃呢?”

“你找我們掌櫃幹什麼?”

夥計一看劉婉穿著一身打著補丁的粗布衣衫,下巴瞬間抬高,眼神中帶著些許不屑地問道。

劉婉注意到夥計的眼神,在打量了自己的衣著後發生了強烈的變化,馬上恍然大悟。

這也難怪,先敬羅衫後敬人,這是人之常情。

但表現得這麼明顯,小夥計的涵養還是不行,難怪只能當夥計了。

“我們掌櫃可忙了,哪有空接待你這種鄉野婦人?”

小夥計的語氣也很衝,劉婉聽了也不生氣,只是淡淡地說:

“打擾了。”

說完,劉婉也沒有再糾纏和糾結,然後就離開了望江樓酒樓。

劉婉又不是那種才出社會的毛孩子,會和小夥計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