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是鄭印大鬧金殿,要打奸臣南臺御史黃玉,自己說不過他呀。鎮殿將軍奉旨前來捉拿汝南王,鄭印一拳一腳一嚇唬,打傷了潘龍、潘虎,嚇倒了潘強,皇上是真急了,降旨要金瓜武士上殿,正在此時,外邊是一嗓子鎮住了殿前的奸臣賊黨,

“老臣我擎錘前來見駕啊!”這一嗓子,真有如山崩地裂之音,整個金殿都給震得是嗡嗡直響啊,大家扭頭朝外看,從臺階下邊上來一位,見此人:身高過丈,膀闊三停,頭如麥鬥,燕頷虎腮,一對抹子眉,河目海口,鼻準豐隆,面賽烏金,鬢似清霜——是一位上了歲數的女陰侯。

頭上雲髻高盤,外罩蜀錦緞帕,身上是猩猩紅的錦繡滾花袍,腰束寶石鑲嵌的玉帶,下掛金銀瓜果玲瓏,猩猩紅的石榴裙,腳底下穿著一雙鳳頭彩靴。

此人上臺階,是雙手高舉,手心裡託著一柄八面山河熟銅錘,把長三尺,錘頭足有一尺半,錘分八稜,上面刻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的卦象,上應天文,下合地理,主天下風調雨順,萬民安康。

來的人是誰啊?正是三下南唐的二路元帥,巾幗英雄,大宋朝的五老陰侯女中豪傑之魁首,歸德無闡侯陶三春陶老太君。

說起這位陶太君,閨名兒是三春,原籍離東京汴梁並不遠,就在黃河口外的澶州,有個鎮子叫桃園口,裡邊有一座陶家莊。

陶家莊的莊主叫陶尚仁,膝下是兩個兒子一個閨女,兒子是陶龍、陶虎,閨女就是這位陶三春。

當初柴榮帶兵在此處駐紮,鄭恩嫌天熱想找個地方兒洗個澡,消消暑,就晃晃悠悠地溜達到桃園口來了,路過陶家莊的西瓜地,可找著好東西了,鑽到地裡摘西瓜一通猛啃!

胡亂這麼一通劃拉,眼裡這瓜多,開了一個,一咬,呸!不甜!開了一個,張嘴一咬,哎,這個挺甜!

嗯,那個是不是能更甜?喀嚓,又砸開一個……把瓜地給折騰得亂七八糟,看瓜園的不幹哪,來找這位黑爺講理,鄭子明一犯渾,動手把看瓜園的老頭兒給打了。

老頭兒回莊找莊主告狀,陶家兄妹出來抓賊,倆哥哥不是鄭恩的對手,這陶三春就上來了,

“哪裡來的大膽的狂徒瘋漢?賠我們瓜!”兩下里一動手,鄭子明的力氣再大,比不了這位地魔星,叫三春按在就地一頓暴打!

鄭恩打不過,可這嘴上一點不服軟,還直找便宜,氣得陶三春乾脆拿來繩子把鄭恩繩捆索綁,就押在莊前,任其自生自滅,不管他了,你罵去吧!

趙匡胤等到天都快黑了還不見這渾拙懵愣的兄弟回來,心裡是十分牽掛,帶上張光遠、羅彥威、趙匡義幾家兄弟出營來找——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叫他給找著了,自己這莽撞三弟,叫人四馬攢蹄捆在莊頭的大槐樹下,瞧著老頭兒吃西瓜,自己是汗流浹背,瞧著直吞口水。

趙匡胤來了,吩咐人先把自己的兄弟給解下來,這也太難受了!陶家莊里老莊主出來了,趙匡胤把自己的來歷這麼一說,噢,是軍爺?

那麼說你們打算是要欺壓百姓不成嗎?

“老莊主,我們沒這個意思,我這兄弟是個憨直粗魯之人,這是他不對,糟蹋了多少西瓜,毀壞了多少田地,我們照價賠償。”陶老莊主一瞧趙匡胤這做派,說話,辦事講理……

“那麼這位將軍您怎麼稱呼?”

“我叫趙匡胤。”

“哎呀呀,鬧了半天,你就是城隍廟戲騎泥馬,御勾欄殺死十七名御前歌姬,闖關西千里送京娘,都說你是當世的英雄,勘定亂世的真主,就是尊駕嗎?”

“哎喲,您這是取笑晚輩了,正是不才在下。”

“好,那就別多說了,在家吃飯,我就佩服你!”老莊主也真是個爽快人,酒席之間,突然就問了:“嘶……哎,趙將軍,老朽倒有一事不明,您說我這西瓜地叫這位鄭將軍毀得這麼厲害……趙將軍,您打算怎麼賠我呢?”趙匡胤心說你這老頭兒還挺摳門兒。

我看你這意思,酒宴之上的這些珍饈美味,多少西瓜,你老頭兒不會算賬啊?

趙匡胤糊里糊塗的,

“老莊主,那得聽您的啊!您說這兩畝地裡的西瓜……您算算我們賠給您多少錢合適?”

“嗨!趙將軍,提錢可就遠啦!老朽我不是想跟您要錢。您得知道,這一場誤會,錯,當然啦,是在這位鄭將軍的身上……可是西瓜砸爛的一地,這倒不是什麼大事,要緊的,不是西瓜……是……”

“是什麼?”

“趙將軍,小女還是未出閣的姑娘,就因為鄭將軍逞兇霸道,偷吃西瓜還不講理,小女……也是不懂事,一時難捺怒火,上來動手,傷著了鄭將軍,可是當然啦,這兩個人,攪打在一處……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