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河魚點殺一條,重一斤七兩,價格一百三十元;西壩神仙豆腐一份,價格四十元;兩杯清香茗三十元,剛好兩百元整。\ 首發\”

服務員有條不紊地給林寶駒報了價格。

雖然林寶駒手頭並不缺錢,但是一直節儉慣了,看見兩道菜吃掉兩百,心中還是隱約有點不爽,而唐虎就更不用說了,顏色都綠了,眼看就要發作。

“對不起,讓你破費了。”出門的時候,唐虎對林寶駒說道。

“朋友之間,說這些就見外了。”林寶駒儘量裝得若無其事。

兩人剛出了餐廳,就看見黃宏笑臉迎了上來,問道:“兩位小兄弟吃得如何了?”

“你不是說物美價廉嗎,怎麼還貴得跟黃金似的!”唐虎憤憤地看著黃宏。

“天地良心啊,這個美味軒的價格是這裡最便宜的了。況且,你們既然是出來嚐鮮,總不能去一個爛攤子吃吧,一來衛生條件不行,二來誰知道是不是河鮮?這裡的東西拋開價格不說,那材料可是貨真價實……”

黃宏解釋了一陣,無非就是讓林寶駒和唐虎覺得自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罷了。。

“兩位,下午你們要去哪裡啊?我送你們兩位去,免得迷路了。”黃宏好像是打算跟定林寶駒和唐虎兩人了。

“能夠去樂山大佛的地方。”林寶駒覺得黃宏至少沒有宰他們兩人的車費,所以也不打算另外找車,不過這次林寶駒特意申明瞭一下,“是能夠抱佛腳的地方。”

“抱佛腳,好的。”黃宏滿意地笑了笑,然後踩動了三輪車,“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抱佛腳好啊,抱了佛腳,保你升學啊;摸了佛趾,不愁衣食……”

這一次,在黃宏的指引下,林寶駒和唐虎兩人由石窟式山門而入,沿陸路向大佛所在地方進發。。當然,景區門票自然不能避免。

過了龍湫和載酒亭,兩人總算如願以償的到了大佛旁邊。

只是,為了保護大佛完好,“抱佛腳”這樣的事情已經被明文禁止了,好在林寶駒和唐虎志不在此。

“要不,去燒一炷香吧。”唐虎開口提議道。雖然他心中並不相信什麼神魔妖怪,但是為了順利救治白虎,他打算為了自己的靈獸祈福。

當然,香也不是隨便就能燒的,少不得要花上一點香油錢的。

站在大佛的腳下,看著遠處江面的洶湧波濤,唐虎忽然問道:“林寶駒,你說這次我們能夠將白虎救回來嗎?”

林寶駒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不善於撒謊,到現在兩人都還沒有找到一丁點跟萬佛寺有關的東西。。

而這裡的靈脈,也是縱橫交錯,全無頭緒可言。

“這個海通和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這時候,林寶駒忽然聽見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背後感嘆。\ 首發\

林寶駒扭頭看去,只見一個老學者正在向他身邊的孩子介紹這樂山大佛的由來。

“爺爺,你說這個大佛是海通和尚一個人雕刻出來的嗎?”身邊的小孩子天真的問道,“他一個人要刻這麼大的佛像,得花多長時間啊。”

老學者不慌不忙,笑道:“這麼大的佛像,當然不是一個人能夠造就的,不過海通大師卻是主事之人。他是唐朝的人,有一次雲遊到樂山,看見這三江匯合之處江水洶湧、巨浪滔天,時常掀翻過往船隻,喪命無數,所以想佛祖發下宏願,要在這裡鑿刻一尊大佛,以無邊佛法化解江中的煞氣。。誰知道等他籌集到開工的錢之後,當地的官吏竟然想來索財,海通以‘自目可剜,佛財難得’應對,但是貪官還不死心,於是海通大師果然將自己的雙目挖出,並且親自用盤子盛到了那個貪官面前。”

“啊……”老學者身邊的三個小孩子立即驚訝的叫了出來。“那那個海通和尚不是就成了瞎子?”其中一個小孩子問道。

“是啊。”老學者點頭說道,“不過自從這事之後,就沒有人再敢打造佛銀的主意了。只可惜,大佛修築了幾年之後,海通法師就去世了。再後來,西川節度使接替了鑿刻大佛的事情,歷時九十年才終於將這天下第一大佛鑿刻成功。大佛鑿刻成功之後,這三江匯合之處的就不再如以前一般兇險無比了,這一方的百姓也就漸漸安居樂業了。”

老學者最後一句話讓林寶駒心生感悟。既然在這裡鑿刻大佛的初衷是為了鎮住三江匯合之處的煞氣,讓江水不再兇險,那麼這個佛像就不僅僅只是一尊供人觀賞的佛像了。。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坐山臨江的地方,就一定是風水寶地,住在這些地方,必定興旺發達。但是隻要稍懂風水的人都知道,這水也有秀水和惡水之分。面向惡水,不僅不會發家致富,反而有可能因此敗壞了運道,所以臨江擇房的人,務必分清秀水還是惡水。

水面平而緩,又多來回曲折之勢,這多半就是秀水;如果水流兇而湍急,並且直衝直射,那就多半屬於惡水了。

林寶駒看了先祖的筆錄,又看了《靈藏》一書,對於風水靈脈之說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作為三江匯合之處,常年遭受風浪之沖刷,這裡的風水其實極其不理想,而且多煞氣。想必當年造佛的海通法師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才在這裡鑿刻了這麼一尊大佛,以此來消解江中的煞氣,平息狂暴的風浪。。

不過作為一個護靈人,林寶駒並不滿足於眼前的地形,更多的是在於勘查靈脈的走向。因為風水先生並非護靈人,他們只能憑藉地勢、水勢推測靈脈所在,而護靈人既然能夠感知靈脈所在,又何必去理會表面的這些山勢、水勢呢?

只不過這裡靈脈交錯紛亂,想要憑藉靈脈走向推測萬佛寺所在,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唐虎,你有什麼想法?”林寶駒問道。

“我覺得這座大佛好像是周圍這裡靈脈的關鍵,但是又不知道究竟是什麼關鍵。”唐虎疑惑地說道,然後又補充了一句,“當年鑿刻大佛的人,必定是一位高人,否則也不能將這四周的靈脈處理得恰到好處。只是,我實在無法推測這靈脈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