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趙武的世界和平夢想,在思想統一層面上,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那便是晉國自身的態度。

是的,實現世界和平,那是趙武的願望,但這個願望到底是否真正代表了晉國的願望呢?或者說,晉國國君晉平公以及卿班子是否意見一致呢?

趙武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但他也很清楚,如此重大事項,不可能在整個晉國卿級班子裡立即便能統一思想。趙武非常小心謹慎地實施著自己的計劃,他把韓起找來,共商大計。

“元帥,我知道您的想法,我是舉雙手贊同的。卿大夫中,魏舒我已經跟他談過了,他對您很尊重,表示會支援您的。智盈本就是與我們意見一致。現在已經有四人是支援弭兵了,關鍵是中行吳和範鞅,但他們現在只有兩票,不要擔心。到時召開卿級會議時,您先提出弭兵計劃來,我立即表示支援,這樣他倆也沒有辦法了。”韓起對趙武道。

趙武點點頭道:“只要卿大夫們意見一致,國君那裡就沒問題了。”

一切都準備停當,由趙武主持的晉國六卿班子會議召開了,議題只有一個:討論是否參加由宋國主導的弭兵會盟。重要會議之前,趙武已經與幾位卿大夫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溝通,他相信自己的理想一定會實現,今天的會議無非只是一個程式而已。

但是,令趙武沒想到的是,大家都習慣性的保持了沉默。趙武心中暗自嘆了口氣,是啊,世界和平,也許對列國諸侯或者對天下百姓來講那都是天大的好事,但對於那些個卿大夫們來講,則不見得是好事啊。

但凡是卿大夫,都需要穩固自己在國內的政治地位,為了穩固地位,一方面要互相進行權力鬥爭,打壓政治對手;另一方面也需要獲取功勞,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要獲得功勞,最直接的便是軍功!沒有了戰爭,哪來軍功?誰都知道,你趙武已經是中軍元帥了,晉國政壇上除國君以外的第一把交椅已經被你坐穩了,咱要進步,一是需要立功,二是需要你在指揮作戰中失誤甚至失敗,不得不讓出你的位置來!

至少,中行吳和範鞅是這樣想的。所以,儘管會前趙武作了個別溝通,但真的到了會議決策時,他們還是沉默不語。

韓起發言了,他此是時會上的第二把手,他咳了一聲,朗聲道:“戰爭是什麼?戕害百姓之兇手,消耗國力之蛀蟲,帶來諸侯之災難吶。現在,既然宋國提出要停止戰爭,儘管要真正實現和平非常難,但據我所知,現在各國都有這個呼聲,諸侯都在盼望著和平,人民都在盼望著休養,軍隊也在盼望著休息。我們晉國是盟主,能不答應嗎?我們晉國不答應,那一旦人家楚國答應。他們就會得到諸侯的擁護,到時我們晉國會怎樣?我們是立即失去霸主地位,將諸侯盟主之位拱手相讓於楚國啊。到那個時候,試問各位,我們拿什麼向列祖列宗和子孫後代說,我們曾經為晉國作出過什麼樣的貢獻呢?”

韓起之言,令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禁動容。是啊,難道自己這些卿大夫們一代一代艱辛奮鬥,到底圖什麼?沒有晉國的強大與霸主地位,自己又值幾個錢?

會議很快統一了思想,全力支援宋國提出的世界和平方案!

趙武欣賞地看了看比自己年輕了幾歲的韓起,這是一位文武全材的賢臣良將啊,自己的執政歲月,有了這樣的盟友,真是上天眷顧啊。

宋國終於再次扮演了周王朝重要的貴賓角色,於是,中國春秋史上第二次弭兵會盟正式拉開了序幕。上一次,是宋國右師華元為世界和平所作的貢獻被歷史記住了。這一次,是一位叫向戍的宋國大夫,積極奔走列國,尤其是晉楚兩國,終於說服晉楚兩國坐到了談判席上。這便是春秋史上晉楚第二次弭兵會盟。

弭兵的意思是放下刀兵,不再打仗,大家過上和平的日子,實現世界和諧。說穿了,弭兵會盟就是一場外交活動。公元前579年,宋國人主導了第一次弭兵會盟,但由於沒有實質性內容,只是大家發個誓,說什麼不要互相討伐、誰興刀兵大家都去討伐誰之類的空對空屁話,註定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結果只持續了短短三年便宣告破產。

公元前546年春夏之交,確實是一個談判的好日子。由於趙武為代表的晉國的全力支援,宋國的方案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根據宋國精心準備的方案,晉、楚兩國都同意在宋國都城睢陽(即今河南省商丘市談判。談判的主題就是世界和平。

全世界的人民都在期待著這次談判會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魯國、衛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等共14個諸侯國派出了豪華外交團隊參加了會議。

兼於此次會議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意義,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這次睢陽弭兵會盟情況吧。

趙武興沖沖參加了會議,史料記載,他是最早到達睢陽的。5月27日。兩天後,即5月29日,鄭國執政班子之一的良霄到。6月初二,魯國的執政大臣叔孫豹、齊國的右相慶封和大夫陳須無、衛國大夫石惡到。6月初八,晉國下軍佐智盈到。6月初十,邾國國君邾悼公到。6月16日,楚國公子熊黑肱到。6月22日,滕國國君滕成公到。

重大國際會議,開個會是形式,而會前會中會後的那些事,那是真正的關鍵。對趙武來講,他最迫切需要的便是與楚國的談判細節。而凡是談判,主要領導一般是壓陣的,負責具體談判事宜的便是各自派出的精兵強將。

晉國的強將正是被趙武看好的智盈。他之所以晚到幾天,正是根據趙武的要求,全面收集了解楚國的相關情報,瞭解楚國代表團組成人員的性格特點,提出晉國的具體談判要求。

楚國的強將正是楚康王的親兄弟公子黑肱,但他只是楚國令尹屈建的傳話筒。屈建此時在哪裡?他在陳國,這是一位非常小心謹慎的楚國令尹。畢竟,與晉國死磕了百來年了,宋國又是晉國為首的中原聯盟之國,對楚國來講,什麼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