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70節 杜蕢罰酒
章節報錯
其實,晉平公一開始也算是一個有作為的晉國國君,一則有父親晉悼公留下的大筆政治遺產,使晉國在春秋爭霸事業中完全壓制了楚國,一枝獨秀,成為當時春秋江湖最強大的諸侯。
二則有賢相趙武執政。趙武執政下的晉國,出現了人才大量湧入晉國後的晉國賢臣群現象,且趙武作為中軍元帥,處處為人表率,晉國政通人和。
但趙武去世後,晉國開始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一是國君晉平公開始大搞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行下效,晉國風氣開始敗壞。二是卿大夫們開始自謀利益,貪腐成風。整個晉國,目光不再長遠,而是著眼於眼前利益,諸侯盟主威望不斷降低。
國家開始走下坡路的任何國君,往往身邊便會有小人。所謂小人,相對於君子而言,總體上講就是自己根本沒什麼治國理政的真才實學,一切都是以國君之喜好來行事。這種小人,春秋史料有一個專用名詞:嬖人。
當然,嬖人本意是指國君所信任的人,是一箇中性詞。楚莊王時期便有一個叫伍參的嬖人,但那是一個有能耐的嬖人,為楚國的崛起貢獻良多。
相信晉平公身邊也是有嬖人的,史料只記載了一個叫嬖叔的寵臣,這應該不是他的原名。由於他一直幫助晉平公出謀劃策,使晉平公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越演越烈,所以不少晉國賢大夫很看不慣他。但晉平公卻很欣賞他,甚至有一次對嬖叔道:“寡人有意提拔你為卿大夫。”
晉平公看來是發昏了,晉國的卿大夫,競爭要有多激烈便有多激烈,你嬖叔除非刀槍不入,否則一沒根基二沒本事,單憑國君的寵幸便進入卿級班子,那是自找死路。
但晉平公貌似還真當成了一回事。公元前533年,晉國下軍佐智盈在代表晉國出使齊國途中不幸病逝,對智氏來講,這真是災難。想當年,智盈爺爺荀罃擔任中軍元帥,荀罃之子卻不幸早亡,對荀罃打擊甚大。
荀罃去世後,其智氏的卿大夫位置暫時由程鄭代任。當時程鄭對自己擔任這個卿大夫是擔心加害怕,甚至想方設法要退出卿級班子。
直到公元前548年荀罃的孫子智盈成年,擔任了晉國下軍佐。但沒想到,荀盈又是英年早逝,其子智躒年僅15歲,這對智氏的打擊是巨大的。
但對晉平公來講那是一個機會,一個排擠智氏提拔嬖叔的機會。晉平公認為,智躒年幼,可以藉此理由將自己的寵臣給提拔進卿級班子。
經晉平公一陣操作,看來,嬖叔擔任下軍佐貌似要進入人事流程了。
當時,剛病逝的智盈停棺新絳,還未下葬。按理,晉平公作為國君,自己的卿大夫去世了,你不去弔唁也就算了,至少還有一個周禮在,國君確實不需要親自弔唁的。但你也不能亂來啊?
但晉平公就亂來了,因為智盈停棺待葬時,晉平公又在嬖叔的張羅下,在宮內喝酒享樂。這就嚴重違反了周禮,更令智氏的人非常不滿。
當時負責宮內飲食酒宴的是一個叫杜蕢的大夫,他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便親自端了一盤菜餚,並要求為大家斟酒。
晉平公答應了。但杜蕢斟酒只是形式,勸言才是杜蕢的真實意圖。史料記載了杜蕢這番了不起的勸言。
只見杜蕢快步上前,為陪侍的樂工斟酒一觴酒,用幾乎是命令的語氣道:“請幹了這觴酒。”樂工心道,你杜蕢有病啊,哪有這樣要求要喝酒的?但杜蕢眼睛盯著他,他只好一口喝完觴中酒。
杜蕢再為嬖叔斟滿酒,用同樣是幾乎命令的語氣道:“請幹了這觴酒。”
待嬖叔喝完酒,杜蕢給自己斟滿一杯酒,一飲而盡。然後,看也沒看晉平公,頭也不回便走了。
晉平公愕然,這個杜蕢今天怎麼了?看他不開心的樣子,一定有事!
晉平公命杜蕢回來,板著臉問杜蕢:“大夫今日斟酒,卻不給寡人斟,難道這不是失禮了嗎?”
杜蕢向晉平公行了一禮道:“臣今天所斟之酒,乃是罰酒,臣不敢罰主公。”
晉平公道:“怎麼是罰酒了?寡人今天有樂工和嬖叔相陪,逍遙快樂,你罰他們做什麼?”
杜蕢正色道:“樂師,乃國君之耳,其職責是讓此耳更聰敏。自古以來,甲子乙卯乃忌日,忌日國君必須撤除音樂,連學樂的人都要停止演習。今天,國君卿大夫去世待葬,那是國家的股肱之臣,這個日子甚至要比忌日都重要。但樂工居然無禮而為國君奏樂,臣認為這個耳朵失靈了,希望罰他一觴酒後會靈敏起來。
近侍,乃國君之目,其職責是讓此眼睛明亮。服飾用來表示禮儀,禮儀用來規範行為,行為自有其應該有的樣子。現在,國君的樣子已經失去了其應該有的那種。但近侍卻視而不見,臣認為這雙眼睛失明瞭,希望罰他一觴酒後會明亮起來。
至於臣,負責調味飲食,口味用來讓氣血流通,氣血用來充實意志,意志用來確定語言,語言用來發布命令。臣下的職責是調和口味,口味調和好了,國君的命令也最終是正確的。但如今,有兩個侍候國君的人失職,而國君沒有下令治罪,臣認為,這是臣口味沒有調好之故,故自罰一觴,希望自己記住教訓。”
晉平公大慚,舉起酒爵對杜蕢道:“那請大夫也為寡人斟一爵,寡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飲酒作樂,也該罰啊。”
杜蕢接過酒爵,用清水將酒爵洗淨,斟滿,奉送晉平公。晉平公喝完酒,對著杜蕢將酒爵舉過頂,對眾人道:“杜蕢換酒爵,是此酒與剛才寡人喝的酒不同,剛才喝的是錯誤的酒,剛才這一爵喝的是正確的酒,是寡人的罰酒。今日智盈下葬,寡人怎麼還能喝酒呢?寡人命令,新絳今日不許喝酒作樂。此酒爵,請務必要好好儲存。”
這便是後來人們敬完酒後往往要將酒杯高舉過頂的典故,以示敬意。
令晉國人高興的是,晉平公自了杜蕢之勸後,再也不想做排擠智氏之事了。過了幾個月,晉平公任命年僅十五歲的智盈之子智躒接父親之位擔任下軍佐。智躒後來不斷努力,最終成為晉國中軍元帥!
而普遍認為,杜蕢的這次罰酒行動,是保全智氏的關鍵之舉。從這個意義我們可以說,杜蕢是智爍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