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晉襄公 第7章 晉襄公 第22節 人事危機
章節報錯
士穀等人得知此內部訊息非常興奮,走起路來都是昂著頭,大小範圍的祝賀活動不知搞了多少。晉國不少人都向他們送起禮來,請起客來,喝起酒來。
相反,很不開心的是新派,這是一批少壯力量,其父輩或祖父輩為晉國這些年的稱霸江湖立下過赫赫功勳。為了家族榮耀,新派力量本是希望借這次卿級人事調整,自己得以擠身晉國卿級班子,延續家族光榮。
但聽說新一屆卿級班子名單中沒有自己的名字,所以有的人很氣憤,有的人很鬱悶,有的人很無奈,也有的人很擔憂,這些新派很快統一起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
所謂政治力量,那便是要在政壇有能力進行鬥爭的力量,新派的人都是牛氣沖天的,以狐射孤、趙盾、先克、欒盾、胥甲等人為首。大家喝了幾次酒,聚了幾次會,最終決定必須攪黃國君的人事任命,必須要將新派力量鬥爭進晉國最高層領導班子。
公元前621年初,晉襄公在夷地組織了大規模的閱兵,對晉軍中的帥佐進行重組,史稱“夷之搜“。
在這次閱兵活動中,晉襄公剛準備宣佈人事名單時,年輕氣盛且易衝動的先克出來說話了:“帥佐人選是國之大事,不管如何,請主公勿忘了狐氏、趙氏的功績啊。”
先克此話非常有策略,他沒說請晉襄公勿忘了自己的先氏家族的功績,而是抬出了狐氏和趙氏,因為他很清楚,無論是用哪一派的人,自己這個資歷實在太過於淺薄的先氏第三代是很難擠進晉國六卿的。但如果因此而使狐射孤、趙盾得以重用,那還會少了自己今後的好處?
狐氏、趙氏的功績確實是有目共睹的,先氏此言一出,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要知道,在搜邑召開的這次大會,那是一次閱兵活動,參加了很多晉軍中下級軍官,軍人都是有血性且講戰鬥情誼的,許多人都想念先軫、先且居、趙衰、狐氏兄弟等帶著他們在城濮大戰、箕地之戰等衝鋒陷陣的情景,尤其是先軫在箕地之戰英勇戰死,令這些軍人頓時沸騰了起來。
晉襄公一看這陣勢,心想自己可能錯了。是啊,正是這些新派子弟的父輩創造了晉國霸業啊,現在自己當國君了,結果把人家的功勞忘記了,那必然會冷了這些新派子弟的心。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軍中的影響力是極其強大的,不行不行,自己原先的考慮太過於不講大局不講政治了。
趕快整改!晉襄公的整改效率也是極高的,很快,一份新的晉國六卿班子成員名單出爐了:中軍帥佐分別為狐射姑和趙盾,上軍帥佐分別為先克和箕鄭父,下軍帥佐分別為先蔑和荀林父。
將新派的狐射姑、趙盾、先克安排入六卿,將老派的箕鄭父、先蔑、荀林父安排入六卿,這總算平衡了吧?於是,晉襄公時期的晉國領導班子常委人選定下來了,再搞幾個候補委員吧?候補委員為郤缺、欒盾、胥甲。
所謂候補委員,其實就是有卿大夫的級別,但因三軍此時尚無空缺,所以叫候補了。其中郤缺早就是候補委員了,此時再補一次。
這樣一來,原來的那份名單中有三個人便落空了,哪三個?本擬任中軍帥計程車穀、擬任中軍佐的梁益耳和擬任上軍佐的先都,而原本擬任上軍帥的箕鄭父只搞到了一個上軍佐的職位。
這讓老派人的憤憤不平起來,個個是牢騷滿腹,但任命檔案已下,這些人又有什麼辦法?只能忍氣吞聲,躲到一邊鬱悶去了。
狐射姑等人當然是志得意滿,極度興奮,連先克都覺得自己太了不起了,自己本認為沒有資格進入常委班子,所以極力推薦狐射姑和趙盾,但沒想到最終自己撈了一票來。趙盾和狐射姑也很滿意,連胥甲、欒盾都沒有意見。
看來,這次人事變動總算順利完成了,晉襄公也很滿意,他的補救措施非常到位,兩派力量每派三人,誰還有話說?
本來就這樣過了,但么蛾子總是會在某些重要時刻出現的,這次使么蛾子的是陽處父!
原來,搜邑閱兵時,陽處父正出使國外,剛一回國便得知大家都在搜邑開會。這麼重要的人事變動,自己堂堂大傅,居然錯過了!
主公吶主公,您就不想想老臣我為您鞍前馬後做了多少事嗎?論帶兵打仗,咱老陽不也率軍與楚軍對陣過了嗎?還弄死了楚國統帥鬥勃呢。論出謀劃策,咱晉國有誰敢在咱老陽之上?為什麼就不考慮考慮讓咱老陽也進入六卿序列呢?
但主公已經決定了,要想改變是不現實了,唉,關鍵時刻自己怎麼那麼犯渾,出什麼差哦。算了算了,認命吧。
陽處父胡思亂想著,他看著這份晉國六卿的名單,突然心中一動:如果讓趙盾擔任中軍帥,那趙盾豈不是以後會對自己感恩戴德?那自己雖然沒進入六卿,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執政的中軍帥趙盾,這也一樣啊。
不管如何,自己作為太傅,得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主公還是會聽自己的。
陽處父便對晉襄公說:“主公,依老臣看,狐氏雖有大功,但按理應該是趙氏功勞更大。想當年,趙衰讓了多少次的位?先君文公在世時,也對趙衰最為賞識,趙氏與國君的關係,那不是一般的關係啊。
再者,狐射姑這個人較為仁和,而趙盾這個人比較賢德,中軍帥這樣的重要職位,應該用賢德的人,而不是仁和的人,應以仁輔德,而不應以德輔仁,這是古人之訓啊。請主公三思,狐射姑和趙盾兩人的位置換一換可能更為妥當。”
陽處父極力舉薦趙盾,除了自己想要左右一下這次晉國六卿人事問題,為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資本外,還有在情感上他是完全傾向趙氏的。
史載,陽處父尚未出道時,他為自己選擇的政治依靠力量是狐偃,想靠著狐偃使自己出人頭地,於是便主動投向了狐偃,成了狐偃的一個家臣。但沒想到,狐偃此人比較高調,前來投奔的人相當多,手下是人材濟濟,使陽處父一直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整整在狐家耗了三年,也沒看到何時有出頭之時,陽處父失望了,他轉而投向了趙衰,成為趙衰的家臣。
趙衰由於一向低調為人處世,總給人與世無爭的印象,所以一般的人都不去投他。陽處父一到趙府,便有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趙衰非常賞識他。僅僅過了幾天,趙衰認定陽處父此人有大才,所以便向晉文公舉薦了陽處父。
經晉文公親自考察,陽處父確實可堪大用,於是被晉文公任命為世子太傅,成了世子姬歡的老師。
晉文公薨後,世子姬歡順利繼承為晉國國君,這便是晉襄公,晉襄公非常敬重這位老師,在很多大事上都問計陽處父。陽處父成了晉襄公身邊的紅人,常常代表晉襄公處理許多國內國際大事,在春秋江湖的亮相率那是相當高。
所以,一直以來,陽處父對趙衰十分感激,自己的陽氏與趙氏關係也是非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