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平公 第28節 死而不朽
章節報錯
既然暫時放過齊國,也暫時不與楚國爭鋒,範匄必須考慮在國內的幾大問題了。首先當然是欒氏家族利益的分配問題了,直接的利益問題當然是欒氏的原有封地問題。
範匄沒有食言,欒氏家族最肥的一塊土地,即曲沃,給了魏氏。畢竟,魏舒在關鍵時候反了欒盈的水,最終使欒盈不得不退出新絳,從此範匄才掌握了主動權。當時範鞅雖然是自作主張,但正是將曲沃之地封給魏氏,促成了魏舒徹底背叛欒盈。
權力場上,哪裡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欒氏還有一塊重要的封邑,那便是州縣。欒氏被滅後,趙武、韓起都希望得到這塊土地。趙武認為趙氏應該擁有它,因為州縣原屬於溫邑,而溫邑現在是趙氏的封地。但是範匄也想讓自己的範氏擁有這塊土地,見範大元帥也看中了這塊地,趙武和韓起就都閉口了。
本來嘛,你們趙氏和韓氏都提出要這塊土地,那咱老范家自然也得來爭一爭,現在你倆都不要了,那如果自己要了來,豈不是落了個與卿大夫爭地之嫌?範匄想了又想,最後決定將這塊土地歸於晉國公室。
晉平公高興啊,滅了欒氏,大家都有利益了。
範匄從此對家臣訾祏非常敬重,訾祏去世前,範匄專門帶著兒子範鞅去探望他,回來的路上,範匄對範鞅說:“鞅兒啊,以前為父有訾祏這樣的賢人為輔佐,他是一位大智慧的人啊。為父我可以說是早晚都要向他諮詢國事,他一定能夠給為父提供良策。這既是為了我們晉國,更是為了我們範氏家族啊。現在訾祏去世了,為父也老了,為父真的很擔心,以後的你,身邊便沒有象訾祏這樣的賢人輔佐了。”
範鞅道:“父親勿憂。這些年,兒子在您的教誨下已經成長了,身邊雖然沒有良才輔佐,但兒子一定會做到處事恭敬不草率,居安思危不圖安逸,認真學習而喜仁義,和洽謀政而循正道。遇事與群大夫們商量著辦,出事主動出來承擔責任,求實務實而不貪圖名聲,哪怕是自己有了好的主意也不自以為是,平時多聽聽從長者的意見。您就放心好了。”
範匄聽後非常高興,他拉著範鞅的兒道:“鞅兒吶,如果你真能堅持做到這樣,那我們範氏家族一定可以免遭禍害了,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也一定會欣慰的。”
範匄在執政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應該說是相當敬業的。範匄作為晉國中軍元帥,能夠在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田地問題上,廣泛徵求群大夫意見,最後虛心聽取訾祏的勸解,主動讓步,解決了范家與和家的矛盾,這使晉國上下對範匄予以了高度評價。
對範匄的美譽很快傳入了春秋江湖,鄭國執政大夫子產聽說後,感慨萬分。鄭國的子產與魯國的叔孫豹、晉國的叔向關係非常要好,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三大賢才。
子產對鄭國人說:“我曾經聽說穆叔講過一件事,認為範匄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想到他還是能夠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啊。”
穆叔就是子產好朋友、魯國執政大夫叔孫豹,子產所說的這件事,正是叔孫豹有一次去晉國朝見。中軍元帥範匄親自接待了這位名滿江湖的魯國大夫。
當時的範匄,剛剛平定了欒氏之亂,又在欒氏之亂前後借清除欒氏黨羽之名,鎮壓清除了不少晉國士大夫,權力達到了鼎峰。範匄春風得意,走起路來也是高昂著頭,這次接待叔孫豹時,故意問叔孫豹道:“古人云:死而不朽。請問大夫,這是什麼意思啊?”
叔孫豹當然知道他肚子裡的幾根肚腸,這位晉國元帥,就是想透過自己來宣揚一下自己的功勞,所以他一時沒有回答。
見叔孫豹不答話,範匄便自己說開了:“從前我的祖先,溯源至虞舜以上是陶唐氏,至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杜氏。到現在,我們晉國為諸侯之長主持中原盟會了,便是範氏了。死而不朽,應該就是象我們範氏這樣的吧。”
叔孫豹聽了又好笑又不敢笑,但他是一個學問嚴謹的人,當然也不希望範匄這樣的人犯低階錯誤,於是便對範匄道:“元帥差矣。據我所知,您所講的,這叫做世祿,不是死而不朽。什麼是不朽呢?我給元帥講一位我們魯國的先大夫吧。
我們魯國有一位先大夫叫臧文仲,他已經死了五十年了,但是到現在,他曾經說過的話仍舊被人們所記住,所做過的事仍舊被人們傳頌,人們到現在都記得他的功德,並相信他這個人在魯國將一直被人們讚美下去,世世代代都不會忘記他。所謂不朽,就是象這樣的人。
我聽說,最高的是樹立德行,其次是樹立功業,再其次是樹立言論。能做到這三樣的任何一樣,雖然身死也世代不會廢棄,這叫做不朽。
而後世存姓受氏,守住宗廟,世世代代不斷絕祭祀,這是很普遍的現象,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種情況,您們範氏也是如此,這怎麼可以叫不朽呢?”
範匄在叔孫豹這裡碰了一個憋,當時還不以為然。叔孫豹在心裡搖了搖頭,後來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子產,兩人都認為,範匄此人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