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晉悼公 第13節 四軍三分
章節報錯
果然,與晉國的盟誓結束不到一個月,楚軍討伐鄭國。鄭國早有既定策略,這次乾脆不再抵抗,直接與楚國簽署了和平協議。
既然你鄭國又降了楚國,那再打一次吧。套路跟上次一樣,以虎牢為據點,把各路諸侯都召集起來,12月5日開始,晉國四軍的三軍分別攻擊鄭國的三面城門,另一軍搶些鄭國的物資,然後聯軍於12月20日在陰阪渡河,再攻打了鄭國的其他城邑,最後到達陰口。
鄭國呢,一邊派人要求投降,一邊就關閉城門,隨便你們聯軍折騰,反正楚軍也是一定會來救援的。
只要楚軍來救,那最好是晉國和楚國打一場大仗。只要楚國和晉國分出高下來了,鄭國便下決心投降勝利的一方,這樣可以換得數年的安定。
荀罃早就知道鄭國人的幾根肚腸,他冷笑了一聲,心道:“你鄭國就等著吧,老夫就兩點:第一,不斷教訓你,你投降就接受投降,你不投降,那再來一次兩次,反正老夫是纏上你們鄭國了。第二,既不滅了你鄭國,也不和楚國直接接觸,只要楚國一來,那老夫便撤軍。”
荀罃想幹什麼?他已經在實施自己的一項偉大軍事計劃:以鄭國為誘餌,拖垮楚國!
就象他派出去的巫臣給吳國出的主意一樣,出兵騷擾一下你楚國,然後你楚國大軍前去報復。等楚軍到了,那我吳軍就撤退,讓你教訓不到,氣死你。等你糧草耗得差不多了,只能撤軍。
如果有機會,那便在你撤軍時再叮咬你兩口,如果沒有機會,那等你撤完了,我再次來騷擾你邊境城邑!
吳軍只出了一小部分軍隊,就可以起到疲擾楚軍的作用。現在荀罃開始改良自己的疲楚計劃了:咱晉國不是有四軍嗎?將四軍分成三部分,輪流上陣,每次除了晉一軍,再糾集幾個諸侯國軍,以此去救援鄭國或者討伐鄭國。
你楚國要來討伐鄭國或者救援鄭國,勢必興師動眾,舉大兵北上,等你一來,咱就撤退!老夫不信了,這樣還不把你楚國給折騰得精疲力竭?
這叫什麼戰術?荀罃定了個名字:四分三分疲楚法!
到後來,不知哪位軍事家便正式命名為“車輪戰”。用一股輕便靈活的小部隊不斷騷擾,讓對方大軍或者主力部隊被動應付,不得安寧,最終累了乏了,再擇機全線進攻,使其最終敗了。
楚國太強大了,而晉國又不止你楚國一個對手,還有戎狄,還有秦國,甚至東方大國齊國也是需要時時警惕著的,這是一個隨時都可能反水的諸侯。
於是,歷史上一項針對楚國的“車輪戰”便實施了。荀罃為晉國採取的這個對楚戰術是非常有效的,一方面凡是諸侯有難,晉軍便可以立即出動,以正其春秋盟主之名,也使楚軍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不管如何,保證了晉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處於休整狀態,完全不懼來自西方秦國和戎狄武裝的威脅。
這個車輪戰的基礎,便是誘餌。誘餌是誰?鄭國。鄭國來降,便接受投降。楚國討伐鄭國,便打著救援的旗號,卻故意不與楚軍接觸,讓楚軍疲於奔命。
鄭國人很火大,這明擺了便是將鄭國當成一顆棋子,完全由你晉國擺佈了。所以,鄭國人對晉國永遠都不可能忠心。鄭國人想,不管你晉國用什麼辦法對付楚國,反正我鄭國就一個策略:誰來便降誰。
荀罃冷冷看著鄭國,反正不管你降誰,老夫的目標不是你鄭國,而是楚國。所以,連續幾年,晉國率聯軍不斷討伐鄭國,不斷接受鄭國投降。然後,楚軍為了鄭國一來,晉國為首的聯軍便撤退。楚軍一走,聯軍再組建。
強大的楚國,從此完全陷入疲於奔命中!再也不需要讓晉國擔心了。晉國,真正到了獨孤求敗的霸業巔峰!
這真正讓晉悼公過足了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的癮,也讓晉悼公的野心不斷膨脹起來。他自小便生活在周王朝的都城洛邑,對周王室太瞭解了。按理這個周天子才是天下共主,但很顯然,天下諸侯越來越不鳥這個周天子了。
是的,周天子已經完全是一個擺設了,如果說以前咱晉國還需要動不動便搬出周天子以號令天下的話,那現在的晉國幾乎不需要這個周天子了。如今,晉國動不動便可以調動十幾國的軍隊,而且這些歸順晉國的諸侯又帶著各自的附庸國,大量的附庸國連史料都不再記錄了,數數的話那是幾十個國家啊。
年輕氣盛的晉悼公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儼然便是天下共主了!既然如此,那各諸侯還需要向周天子進什麼貢?反正現實中,各諸侯國來晉國幾乎都不叫聘問了,而是朝見了,每次朝見,那都是大車小車滿滿的各國特產財物進貢啊。
這裡播一句,按春秋的禮儀,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如果是小國到大國那裡那叫朝見,大國到小國那裡是聘問。
既然如此,那便過足接受各國朝見以及奉獻貢品的癮吧。公元前565年周曆5月7日,晉悼公再次組織諸侯於邢丘召開會議,魯國、鄭國、齊國、宋國、衛國、邾國參加了會議。會議議題便是確定了今後各國向晉國朝聘時要進貢的具體財禮問題,各國紛紛表態,一切聽從晉國的安排。
但有一個諸侯國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對,那便是齊國。哼,我堂堂齊國,怎麼可以向晉國進貢?當時的國君是齊靈公,齊靈公心裡早就對晉國不滿,但礙於晉國實在太強大,只能忍氣吞聲。
晉悼公當然不知道齊國的主要目的在於山東半島,齊靈公早就有意吞併了鄰國萊國,所以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擴張領土上,對晉國,齊靈公早就有了二心。
就這樣,晉國開啟了諸侯只要向晉國進貢便不再向周天子進貢的先河!這是晉悼公徹底推翻了以前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等在爭霸中提出的尊王攘夷理念,稱霸,哪裡需要什麼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