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晉厲公 第16節 伐鄭敗歸
章節報錯
晉厲公領導下的晉國又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他洋洋得意,看著自己的將士們湧入楚營中,一車一車地搬著楚軍遺留在軍營中的戰利品,享受著自己的將士們對自己的歌功頌德。
在一邊的角落裡,有一位老人正在喃喃自語:“唉,從此晉國將陷入大亂了啊。”一旁站著的,正是他的兒子士匄,戰前他獻策被父親罵了一通,後又追著打。
人家都在忙著搶戰利品,士匄聽著父親的教誨,一番長談,他終於完全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此戰對整個晉國來講,都是一把雙刃劍。戰敗,則對晉國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連續兩次與楚大戰都失敗了,晉國的中原霸主之位從此便可能難以染指。
戰勝了,利於國君,國君將開展內部清洗,而要開展內部權力鬥爭,國君勢必要挑起公族大夫們之間的鬥爭。士氏家族說到底並非是最強大的,極有可能捲入這場權力鬥爭中,結果到底會如何呢?
士燮憂心沖沖,他叮囑士匄:“要謹記爺爺教導的:低調、謙虛,不選邊站隊,不邀功爭賞。”
出於對晉國未來的擔憂,士燮終於還是向晉厲公進了一次言:“主公,我軍大勝,可喜可賀啊。”
晉厲公在內心用鼻孔哼了一聲:那你這老傢伙為何一開始那麼強烈地反對與楚作戰啊?
但嘴上是不會說出來的,此時的晉厲公還沉浸在戰勝楚國的喜悅中。“愛卿辛苦了,這也是愛卿的功勞啊。”晉厲公言不由衷地說道。
士燮道:“主公,晉國大業,任重道遠,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主公肩上的擔子還很重。但卿大夫們卻能力有限,此次雖然取勝,但也是有僥倖因素啊。臣希望主公千萬不要因此而驕傲自滿,也許上天給了我們這次勝利,就是讓國君驕傲,讓卿大夫們算滿。楚軍主力並未受損,如果他們此次痛定思痛,以楚王之德,楚國上下同仇敵愾、奮發圖強,對晉國是一個極大威脅啊。天命無常,但願主公謙虛謹慎,多修德行啊。”
士燮,確實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晉國上卿,一位極具遠見的智者,當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他卻看到了隱患。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人,當然是一個明智的人。只是,他的主公,晉國國君晉厲公已然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能聽得進去嗎?
晉厲公內心對士燮早就厭煩了,戰前你來阻撓開戰,戰勝了,你又來潑涼水,你士燮幾個意思?
看著國君絲毫不在意的樣子,士燮嘆了口氣,他必須要為自己的擔心作準備了。
晉厲公接下來要做什麼呢?馬上召集國際會議啊。第一個會議便是鄢陵之戰後,已經按晉國要求趕赴鄢陵的齊國、魯國、衛國、宋國這四個諸侯,各率軍隊總算到了,但他們本就拖拖拉拉,戰場都打掃乾淨了他們才到。
之所以要開會,一是取得如此大勝,當然要炫耀一下。二是這次戰爭,本就是圍繞著鄭國而搞出來的。現在楚軍已敗,晉厲公當然得教訓教訓鄭國了。
公元前575年秋,晉國、魯國、齊國、衛國還有一個邾國在宋國的沙隨(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北)召開盟會,會議批評了各國國君率軍遲到一事。由於衛國、宋國確實家裡有重特大事情發生,故予以免責。
但魯國卻再次受到了委屈,由於負責東方事務的晉國新軍帥郤犨貪了魯國大夫叔孫僑如的賄賂,捲入了魯國內部權力鬥爭,在晉厲公面前進讒言說魯國這次遲到是因為魯成公首鼠兩端,故意等著看戰爭結果,如果楚國勝了便不出兵了,如果晉國勝了才出兵。
晉厲公大怒,當即命令逮捕魯成公。魯國人傻眼了,上卿季孫行父請求替國君抵罪,甘願自己被逮捕,讓魯成公回國。
公元前575年7月,晉厲公命令晉下軍佐荀罃率軍討伐陳國、蔡國。自己則親率晉軍,聯合齊軍、邾軍討伐鄭國。
鄭國人怕了麼?不怕,鄭國很清楚,如果列陣而戰,肯定一敗塗地。反正春秋都到這個時候,跟你們玩什麼貴族戰爭?我們鄭國天天被你們大國欺負,那就當回流氓又如何?
鄭國的流氓戰法就是小規模侵擾,誘敵深入,再重兵埋伏,待聯軍自高自大地進入包圍圈,再全線發起反擊。你戰車再多有毛用?戰車調頭不易,我們偉大的鄭國人民就在兩側和你屁股後頭打。
結果,公元前575年7月24日夜,剛剛戰勝了秦國、楚國這樣的大國,自我感覺不可一世的晉軍及其聯軍被突然發起夜襲的鄭軍全線擊潰!
這是鄭國曆史上揚眉吐氣的一場大勝!春秋歷史上,鄭國被夾在晉楚兩強爭霸中間,完完全全成了戰鬥民族。他們幾乎跟每個諸侯都打過,而且不乏都有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候!
晉厲公傻眼了,還是先回家去吧,出來幾個月了,家裡的事也忙著。於是,聯軍灰溜溜撤退。
回到晉國後,晉厲公又抖了起來。手頭至少有兩件事要處理,一是魯國的事。魯國因為答應出兵幫助晉國打楚國遲到了而受到處罰,季孫行父替國君受罪被逮捕。
結果魯國又犯了一個錯,這次晉厲公親自率聯軍討伐鄭國,魯國又遲到了。晉厲公很火大,下令逮捕魯國國君魯成公。又是季孫行父替自己的國君求情,說是國君有錯,那是自己這樣的大臣沒有輔佐好,有什麼懲罰就全部加到他一個人頭上好了。
這個時候,魯國執掌朝政的叔孫僑如又來賄賂郤犨,希望晉國人殺了被扣押的魯國大夫季孫行父。但晉國上下普遍認為季孫行父代君受過,那是一位賢臣,最終放了季孫行父歸國。這樣一來,兩國關係也算改善了。
二是向王室獻俘的事。這是晉國一貫來的作派,凡是取得大勝,都要向周天子獻俘。
這次獻俘是由郤至代表晉國去獻的,郤至到了周王室,兩眼朝天,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讓周王室的公卿大夫們都很看不慣。
於是,便有人開始詛咒郤氏了。可以說,一段時間來,郤氏不斷遭到詛咒。看來,郤氏已經在整個春秋江湖樹立了一個極壞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