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晉靈公 第35節 刺殺趙盾(中)
章節報錯
晉靈公看到正常上朝的趙盾,頓時慌了:這老匹夫怎麼沒死?鉏麑人呢?
晉靈公很快理清了思路,當然也是理錯了的:鉏麑一定是刺殺不成被反殺,而趙盾已經知道了是自己派出刺客刺殺趙盾,憑著趙盾強大的勢力,那自己豈不是要死得透涼了?
先下手為強,雖然自己已經先下過一次了失敗了,但趁現在趙盾還未出手前,趕快再下手一次!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發先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
在屠岸賈的策劃下,晉靈公制訂了幹掉趙盾的詳細計劃,具體來講是兩套計劃。
A計劃,晉靈公邀請趙盾吃飯,待趙盾到來時,獒奴放出靈獒,直接咬死趙盾。這個計劃一旦成功,大不了就是靈獒突然發了瘋,居然將中軍元帥給咬死了,晉靈公沒有任何責任,最多是將獒奴殺了抵命!
B計劃,晉靈公邀請趙盾吃飯,在酒席外埋伏刀斧手,聽晉靈公發出號令後,一擁而上,將趙盾砍死。這個計劃是備用計劃,一旦靈獒沒有咬死趙盾,那晉靈公也徹底撕下遮羞布:寡人就是要殺了此權臣,以追究當年與秦國靈狐之戰的責任。
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屠岸賈早就為晉靈公殺趙盾蒐集了大把的理由:靈狐之戰中偏袒趙穿,致晉軍無功而返;今年討伐鄭國屢屢無功,聞楚軍援軍一到便逃跑;收受賄賂;對國君不敬等等。
而且,晉靈公的刀斧手,也都是由屠岸賈親手挑選的。這幾年,屠岸賈為晉靈公養了一批死士,這些死士都來自士級低層,往往是家境一般甚至家境困難,但又個個孔武有力,武藝高強,鉏麑就是其中一個。這批人本來日子過得很苦,聽說有為國君效力的機會,哪個不以死相報?
趙盾哪裡知道自己傾心輔佐的晉靈公會對自己起殺心?公元前607年9月某天,趙盾接到國君通知,中午一起吃飯,聽宣後立即起身赴宴,還準備了一大堆在宴會上要跟主公講的道理。這個時候,趙盾家臣提彌明出場了。
據說提彌明是祈氏人士,名彌,原名應該是祈明,但史料記來記去,便成了提彌明,我們也就不計較了,就叫他提彌明吧。提彌明長得人高馬大,武藝高強,是趙盾最忠心的貼身侍衛。無論是出戰時用戰車,還是出門時用乘車,趙盾均以提彌明為車右。
不過,提彌明不敢隨便干涉趙盾赴宴這事,他只是感到很奇怪,這麼多年來,國君從未單獨邀請趙盾赴宴,這事有些蹊蹺。另外,前幾天刺客一事,雖然刺客已自殺,無法查出個水落石出,但對提彌明這樣的忠貞之士,一直對趙盾的安全問題耿耿於懷。
提彌明不敢直接提醒趙盾,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主人對晉國的赤誠之心對國君的忠貞之情,在當時的晉國可謂是無人可出其右,他不敢揹負一個刻意挑撥元帥與國君之間關係的罪名。但提彌明還是向趙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請趙朔率領一支家兵守候在宮廷外,一旦有緊急突發事件,立即入宮保衛趙盾!
趙朔,趙盾之嫡長子,是未來的趙氏家族趙盾這一脈的繼承人。之所以說趙氏家族趙盾這一脈,我們以後會詳細講到,因為此時趙盾是趙氏家族族長,但不久以後,他便會將族長之位讓給自己的兄弟。
事關父親生死,趙朔當然不敢怠慢,依提彌明之意而準備了起來。當然,這一切,都是瞞著趙盾在悄然進行的。
提彌明跟著趙盾去赴宴,當然,這樣的宴會在後世有一個專用詞:鴻門宴。不多時,兩人均入了宮。然後,趙盾入席,提彌明作為家臣,只能站在廳堂外等候。晉靈公難得的客氣和恭敬:“元帥辛苦,國家大事,全倚仗元帥操勞,來,寡人敬元帥一爵。”
爵,是中國古代酒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是一種用青銅製成的用於盛放、斟倒和加熱酒的容器,基本形狀為前為供傾酒用的流槽,後為尖銳狀的尾,中為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流槽與杯口之際有柱。爵的主體其實是杯,但當時爵作為酒器,是貴族的專利,甚至由於酒是稀罕之物,一開始,酒也是貴族專利。
隨著糧食越來越豐富,酒也就越來越多,到後來,酒也盛行於民間。但老百姓又不能擅用爵這樣的天子諸侯之酒器,便用杯來代替,這便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酒杯。但是,有的影視作品裡,貴族之間喝酒的場景,搞出什麼“我敬您一杯”這樣的對話,肯定是不嚴謹的。
國君親自向臣子敬酒,這是至高的禮遇,趙盾謙虛了一番,起身回禮,喝了一爵。然後,依禮回敬晉靈公,你來我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