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晉靈公 第25節 賄賂成風
章節報錯
那周天子的事和魯國的事怎麼辦?尤其是魯國,實在不安。
於是,第二年春,即公元前612年春,魯國再次派人到晉國,一是朝見,二是告狀。
晉靈公這才想起來收了齊國的東西后忘了解決魯國的問題,也忘了解決周天子的使者單伯還關押在齊國的事!
還得由趙盾出面。趙盾這一次不開會了,他直接派人要求齊懿公立刻釋放單伯,並將齊昭公夫人子叔姬送歸魯國。
齊懿公可以不給天子面子,但晉國人的面子不得不給。畢竟,晉國一旦發起怒來可是要吃人的。那就放了吧,於是,問題得到解決。
作為江湖盟主,晉國確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處理國際事務。霸主也好,盟主也好,諸侯之長也好,帶頭大哥也好,在威風凜凜向各諸侯發號施令的同時,不得不承擔著大量國際義務。
在趙盾執政的這個時期,單單是齊國與魯國之間的矛盾,晉國就不知要調解多少次,調解不成,便得出兵討伐。這使晉國真的精疲力盡。
晉國真的很累,那是因為這段時期的春秋江湖,可謂是最亂的時候。哪些事晉國不得不出面呢?一是周天子的事。
比如公元前613年,周天子周頃王崩了的事。崩了就崩了唄,結果王室內亂,當時的周公姬閱與王孫姬蘇為爭權而大打出手,周天子崩了的訃告都沒人張羅著發向各諸侯。最後還是晉國出面,扶立了周匡王。
二是諸侯之間的糾紛矛盾需要調解。比如象齊國與魯國之間的矛盾,魯國與邾國之間的矛盾,衛國與宋國之間的矛盾,齊國與王室之間的矛盾等等,往往是強國欺負弱國,弱國向霸主告狀。
三是諸侯背叛或者違反晉國制訂的有關規定。比如通知諸侯會盟不來或者遲到,象魯國、蔡國等就因此而受到晉國的懲罰。
四是被共同的敵人侵略。比如受到楚國攻擊,晉國應該出兵救援。
五是諸侯內部發生弒君的事。弒君那叫大逆不道,是嚴重違反周禮的事。比如晉國討伐齊國,就是因為齊國公子姜商人弒了國君自立為君,再加上魯國前來告狀,那必須要管。
又比如宋國,公元前611年,晉國的鐵桿小弟宋國也發生了弒君的大事,時任國君宋昭公被弒殺,而且還居然是被自己的奶奶設計殺死的。趙盾得報後,便向晉靈公請示,要求出兵討伐。
晉靈公剛11歲,相當於現在一個讀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他非常不理解,對趙盾說:“寡人這就不懂了,為何元帥要去幹涉別人家的事呢?宋國弒君那是宋國內部的事啊,他們選擇誰當國君那是他們的自由啊。”
趙盾苦口婆心對晉靈公道:“主公,天地有道,君臣有序,不可亂之,這是古訓啊。如今宋國人殺了他們自己的國君,這是大逆不道啊,上違天道下悖人倫,必須得到懲罰。我們晉國是諸侯之長,必須要懲惡揚善,維持禮制,伸張正義。討伐宋國,那是符合天道民意,也是盟主的責任啊。”
晉靈公當然或多或少懂一點晉國的責任,他當然是故意質問一下趙盾,然後是同意趙盾出兵討伐宋國。
晉靈公最喜歡的事是玩,最不喜歡的便是看到趙盾。童年時,母親抱著他在趙盾面前哀求哭泣的記憶,給這位少年君主留下了巨大的陰影。現在,他一點點長大了,小小的內心也一點點在積累將國政大權從趙盾手裡要回來的衝動。
對趙盾來講,面見晉靈公請求討伐宋國,只是一個形式而已。這次趙盾號召組織國際聯軍,要求各國帶足鐘鼓樂器,然後,晉軍上軍佐荀林父率聯軍浩浩蕩蕩奔赴宋國。
宋國人怕了麼?不怕,宋國人祭出了他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重重的賄賂!
不但賄賂晉國人,還賄賂了當時參加國際聯軍的衛國、陳國和鄭國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賄賂這件武器一祭出,聯軍頓時沒聲音了。
此次行動,以晉國為首的聯軍可謂是虎頭蛇尾,聯軍大張旗鼓一路鳴鐘擊鼓到達宋國,結果宋國人用重禮來迎接他們,然後大家都認為宋國人弒君弒得對。於是討伐行動變成了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盟各國,承認宋國新君宋文公的合法地位的行動!
春秋江湖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發現,原來在晉國的領導下,最可靠的武器居然是賄賂啊。於是,行賄受賄盛行江湖!
齊國很興奮,因為齊國富庶,有錢人家。有錢人就可以肆無忌憚欺負窮人家了,於是齊懿公三天兩頭欺負魯國。
魯國離晉國遠啊,每次都求晉國調解麼?而且每次去晉國的話,必須朝見晉靈公,那又得送禮。魯國人終於想通了,他們創新了思路:不再送禮給晉國了,直接送禮給齊國!
齊國每打魯國一次,魯國看看打不過,便賄賂齊國人:兄弟,看在禮物的份上,別打了行不?
齊國得到了賄賂,然後減掉一半,派人送給晉國:老大,我們齊國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討伐了魯國,現在將有關情況向老大彙報。
晉靈公是小屁孩,他最喜歡玩,也喜歡得到禮物。見各諸侯爭先恐後賄賂自己,開心吶。
上行下效,那晉國的公卿大夫們,誰不行賄受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