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便是讓魏壽餘如何立功了。於是,圍繞著士會回國,一出精彩的苦肉計上演了,主演男一號魏壽餘,男二號士會,配角為趙盾和秦康公。

於是,趙盾代表國君晉靈公命令魏壽餘加強魏邑防禦,要求魏壽餘親自佈防,以提防秦國侵犯。

魏壽餘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魏邑離秦國太近,單靠自己魏氏的那點人馬,遠遠不夠,除非晉國給他足夠的兵力,否則不敢受命。

魏壽餘還發牢騷說,這個本就不是國君的意思,他已經向國君提出過魏氏要遷邑的請求,一直得不到批准,那是因為你趙盾專權。

什麼?你魏壽餘膽肥了?敢公然違反國君命令?還要汙衊堂堂中軍元帥?

趙盾大怒,立即派人去捉拿魏壽餘:“全家老小,全部抓來,魏氏一直對先君文公、襄公都有意見,此時更是違抗軍令,看來是想謀反!”

史料記載,魏氏全家老小全部被抓,只有魏壽餘帶著幾個親信漏網。趙盾發出全國通輯令:誰抓住魏壽餘,封大夫,並把魏邑賞賜給他。

通輯令發到了晉國的所有盟國,告之大家不得收留魏壽餘。

那魏壽餘還能去哪裡?只有去秦國。到了秦國,魏壽餘立即求見秦國國君秦康公。秦康公是那麼好見麼?魏壽餘被冷落了幾天後,急道:“我來求見秦伯,是因為受到了趙盾的陷害,秦國一直就是晉國大夫的避難國啊。”

其實,秦康公早就想見魏壽餘了。但他需要更確切的情報,畢竟此時晉秦兩國交惡,隨時都要打仗。此時突然來了一個晉國大夫,弄不好便是來搞破壞的。這幾天,秦康公正等著來自晉國的訊息。

秦康公再問了士會關於魏壽餘的相關情況,士會也很奇怪,兩國關係如此緊張,這個時候一個晉國大夫跑到秦國,的確要引起高度重視。

秦康公的訊息終於來了,秦國駐晉國地下辦事處的情報人員回來報告,證實了這位叫魏壽餘逃亡到秦國的前因後果。

晉國又搞內鬥啊?秦康公大喜,先前來了先蔑和士會,尤其是士會,可以說是為秦國立下了大功。現在又來一叫魏壽餘,這可是魏氏家族的族長,如果真心來投,那當然得重用了。

魏壽餘見到了秦康公,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把自己如何遭到趙盾陷害一事哭訴了一遍,然後發恨道:“請秦伯收留我吧,趙盾外強中乾,實乃小人。自執政晉國,已經不少人被他陷害了。”

士會對秦康公道:“主公,雖然魏壽餘出逃晉國事出有因,但要在我們秦國出仕,應該要為秦國立下功勞才行。”

魏壽餘早有準備,向秦康公獻上了魏邑的人口地理圖冊,對秦康公道:“秦伯,這便是我魏氏封地魏邑人口地籍,現在獻給秦國。魏邑各級官吏都是壽餘親自提拔任命,都是魏氏族人,一定都會聽壽餘的。壽餘不日將返回魏邑,動員魏邑有關部門辦理土地交割一事!”

啊?居然得到了魏邑?秦康公哪裡還有半點懷疑?立即封魏壽餘為秦國大夫,並向魏壽餘表態,一旦收回魏邑,仍舊將魏邑封給魏壽餘作封邑。

就這樣,魏壽餘終於成功打入秦國內部,成為秦康公的一名大夫,位列朝堂參與議事。

魏壽餘鬆了口氣,接下來,按先前與趙盾商定的計劃,魏壽餘主動接近士會,向士會詳細介紹晉國目前的具體情況。最後,魏壽餘道:“大夫來秦已經數年,難道不想念晉國嗎?”

士會嘆了一口氣道:“誰不想為祖國作貢獻?只是我犯罪在先,不得已而流亡,正所謂身不由己,只好得過且過了。”

魏壽餘搖搖頭道:“不不,大夫錯矣。憑士氏先祖數代為晉國所作的貢獻,國君和眾大夫都一直懷念大夫您,對您可謂是翹首以盼啊。不瞞大夫,此次我來秦國,就是奉六卿之命請您回去。元帥說了,只要您回晉國,不但官復原職,還賞賜一塊肥沃之地給你。”

士會心中一動,問:“何地?”

魏壽餘笑了:“就是魏邑啊。”

士會搖了搖頭:“不可能吧,魏邑本就是你們魏氏封地,你們魏氏怎麼可能甘心給我?”

魏壽餘誠懇道:“不滿大夫,父親魏武子因犯罪使魏氏至今抬不起頭來,如果魏氏不能為國君立下大功,那魏氏實在是愧對祖宗啊。只要魏氏能夠有所作為,不要說一塊封邑,哪怕是我的性命也是在所不惜的。再說,如果魏氏立功,國君難道還會吝嗇其他的土地嗎?”

士會聽後深以為然。於是,兩人密謀了一番,定下了兩人如何安全回晉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