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晉靈公 第15節 河曲之戰(2)
章節報錯
晉上軍由郤缺和臾駢統領,嚴格遵守了趙盾的不得與晉軍交戰軍令。
這下把趙穿給氣壞了,直衝到帥佐營帳便是一頓炮轟:“我們兵精糧廣,士氣高昂,將士勇猛,難道還怕了秦國佬?為什麼不幹乾脆脆決戰呢?也不知是誰出這餿主意,讓元帥讓大家天天在這裡吃吃喝喝耗日子,築什麼壁壘,眼見敵人打過來了也不敢還擊,敵人逃跑了也不敢追擊,這是打仗嗎?這是懼敵!”
臾駢知道趙穿是衝著他來的,心想老子才不與你這種淺薄之人計較,於是也不多話。
郤缺拍拍趙穿的肩安慰道:“將軍神勇,將士皆知。但軍令如山,既然元帥命令不得出擊,那我們還是聽元帥的統一調遣和命令吧。”
趙穿怒道:“要當怕死鬼,那你們去當!我趙穿雖不才,但願意為國君為國家而血灑疆場!”轉身而出,命令自己本部兵馬直接尋晉軍決戰!
郤缺、臾駢嚇得臉都白了,你趙穿再神勇,但就帶著這點本部兵馬去渡河與秦軍決戰,豈不是自尋死路?知道勸阻不了這個二百五,便立即派人向趙盾報告。
趙盾大吃一驚,趙穿不但是他的親信和堂兄弟,更是先君襄公的女婿。此時雖為晉國上軍大夫,但其身份絕對不亞於在河曲的任何一位卿大夫。
如果趙穿有失,不但是他趙盾的重大損失,而且晉國顏面不存,這是晉國的重大損失!自己率三軍與秦軍作戰,絕對接受不了趙穿有失的結果。
趙盾下令,全軍立即渡河出擊。
秦康公需要的是晉上軍前來挑戰,沒想到僅僅來了一個趙穿,而且兵馬實在很少,本想著聚而殲之,突然得報說晉三軍悉數出動,已經渡過黃河來救趙穿了。
“什麼,晉三軍為了一個趙穿而冒險渡河?”秦康公沒想到,連士會也沒想到,這次他們失算了。因為他們一心想著引誘晉上軍來戰,所以沒有將主力部署在黃河邊,對晉軍實施半渡而擊。
現在晉軍已經渡河,已經不可能採取什麼半渡而擊的戰術了,那就混戰?
誰也不想輕易開戰!趙盾不想,他只想著給趙穿壯膽並救回趙穿。而趙穿剛抵秦軍前沿陣地,發現秦軍威武雄壯,絕對不象自己想象中那樣一接觸就要逃跑的那種,早就把腸子都悔青了。
此時見晉三軍前來,趙穿一溜煙跑回自己的上軍佇列裡了。趙穿一回來,趙盾便命令收兵。趙盾不敢輕易發動決戰,畢竟象這種級別的大規模決戰風險太大,作為主帥,他不能把全部家當押上。
秦康公也不敢輕易開戰,他準備了一桌給晉上軍的菜,結果客人來了晉中軍、晉上軍、晉下軍。
秦康公的胃口沒這麼大,既然硬碰硬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那就避其鋒芒吧。秦康公命令收兵。
就這樣,兩軍小規模接觸了一下,就象拳擊場上兩位選手,互相出了個虛招,試探性地點解了一下對方後,繼續對峙。
趙盾是需要這種對峙的,他知道秦軍糧草不繼,很快便會撤退,到時晉軍趁秦軍撤軍時全軍掩殺,定有斬獲。
反之,秦康公是焦慮的,他知道自己的軍隊還有多少糧,再這樣下去,秦軍必將陷入被動。
算了吧,那就早點退兵吧。
士會知道秦康公有退兵之意,便對秦康公道:“主公,出兵容易退兵難。不如您派使者前去約戰,約定明天決戰,我軍則趁夜色悄悄撤退。”
秦康公大喜,於是命人赴晉營下戰書。
秦使到了晉營,見到了趙盾,言詞非常直白:“今天大家都很倉促,將士們沒打過癮,那今天就先到此為止。明天,希望你們晉國人好好準備一下,我們在此決戰吧。”
史料沒有記錄這位使者是誰,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的心理素質是不過關的,因為他代表秦軍見到趙盾時,雖然嘴上表達了秦康公的意思,但他已經知道秦康公此次派他去是忽悠人家的,秦軍已然在作撤軍的準備了。
所以他的表現是目光閃爍,中軍佐臾駢的觀察力是極強的,他一眼便看出此人“目動而言肆”。
秦使走後,臾駢便對趙盾說:“元帥,機會來了,我看秦使目動而言肆,分明是懼怕我們晉軍。如果我們連夜發起攻擊,定然可以將秦軍逼迫在黃河邊上,地形於我有利,全線進攻必然取勝。”
趙盾大喜,立即命令全軍作好進攻準備。臾駢可謂是那個時候晉軍中的一員名將了,他透過察言觀色便判斷出秦軍可能要撤,所以立即建議發起進攻。
如果晉軍真的按趙盾軍令作足了準備,並及時發起了進攻,那這一場秦晉河曲之戰,當然是晉軍再次痛擊了秦軍,趙盾也將取得他當上中軍元帥的一場堂堂正正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