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晉文公 第6章 晉文公 第63節 士會出道
章節報錯
士會是誰呢?這可是一位晉國曆史上的大牛人,士會本姓劉,劉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古老的姓氏,是堯帝的後裔,自夏王朝時從祈姓裡分支而來,其始姐為劉累。
傳說劉累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帝孔甲馴養過龍,從而被賜姓為御龍氏。飼養帝王的龍那是一個高風險的工作,劉累便因為養死了其中一條龍而攤上了大事。無奈之下,劉累只好帶著家眷出逃隱居起來。
劉累死後,其子孫都以劉為姓,劉累也成為中國劉姓鼻祖。士會正是劉累的後裔,他的祖父即晉獻公時鼎鼎大名計程車蒍,晉獻公正是在士蒍的幫助下,出奇策盡滅桓、莊之族及遊氏,被晉獻公委以重任,擔任晉國大司空。
到了士會這一代,因其食邑在隨、範等地,所以按以邑為氏的傳統,其家族被稱為隨氏、範氏,又因為士會的諡號為武,所以後人稱其為範武子。士會的故事在晉國風雲裡那是相當精彩,正是士會的努力,其子孫後來成為晉國士氏、範氏、隨氏三大家族,在晉國政壇上叱吒風雲,為我們貢獻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
這裡見他出場了,我們便大致介紹一下他的來歷。此時計程車會,是被史料剛剛記錄的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晉國大夫,車右將軍。
晉文公忙完了祭祖獻捷等一些重要事務後,發現自己不在家時,晉國仍舊發展得好好的,心裡非常欣慰。看來,治理國家只要有好的法度便行了。是的,晉國自推行郭偃之法後,無論是軍事、經濟、民生等事業蒸蒸日上,再加上取得城濮之戰勝利後,晉國威望如日中天,晉文公非常滿意。
國內沒有事,但中原江湖又出事了。原來,衛國出現了重大事件:曾經代衛成公攝政的衛國公子姬叔武居然被剛回國的衛成公給殺了!這下引導了劇烈的衛國內部鬥爭,衛國大夫元咺直接跑到晉國,向晉文公強烈控訴了衛成公的殘暴行徑,請求晉文公作為諸侯之長,管管衛國這個事!
晉文公聽了衛國大夫元咺的控訴後也不禁大怒:好你個衛侯,寡人剛剛看在天子的面上寬恕了你,對你也提出了共同遵守踐土之盟誓,你卻出來搞事了。那個公子叔武是一個多好的人啊,你居然殺了他,不教訓你一下,寡人便不算是什麼諸侯之長了!
晉文公盛怒之下,立即出兵。討伐衛國麼?對,但現在的晉文公是春秋霸主了,手下小弟一大堆,教訓屈屈衛國,一枚繡花針即可,何須用大砍刀?
晉文公是故意要擺擺這個譜的。有幾個因素,第一,他要借出兵解決一個人。誰?舟之僑。前面我們說過,舟之僑本是車右將軍,因撤離職守而被撤職,但責任追究並不是到此為止即可,晉文公留著在關鍵時刻立威用。於是,在校場上,軍中司馬趙衰宣讀了對舟之僑的處理決定:舟之僑撤離職守,砍頭示眾!
這是晉文公為嚴明軍紀對“自己人”實施極刑的第三人了,顛頡、祈瞞、舟之僑。晉軍之所以能夠在晉文公以後仍舊長期佔據著中原霸主地位,與晉文公時期以來用最嚴厲的軍紀約束軍隊是分不開的。
衛成公是自己同意回國復位的,是在踐土會盟期間的事,那時天下諸侯都在。現在衛成公犯了重罪,自己必須也要當著天下諸侯的面,給予衛成公以公開審判,讓天下諸侯對自己真正心服口服。
齊桓公稱霸時,九合諸侯,自己才合了一次,這遠遠不夠。說實在的,召集天下諸侯,召開會盟大會,這種感覺真的很好,自己年紀大了,那就再感受一次吧。
公元前632年冬,晉文公率晉軍又出發了,當然,這一次他率的可不是晉國三軍,而只是自己的親衛部隊,因為他的方向是溫邑。我們前面說過,溫邑本是周天子的自留地,因為晉文公幫助天子周襄王滅了反叛的王子帶,所以周襄王將溫邑等四地賞賜給了晉國。
晉文公向魯、齊、宋、蔡、鄭、陳、莒、秦等國發出了通知,要求各國諸侯來溫邑舉行諸侯會盟,此次會盟的議題便是討伐不遵!